清明节当天的认亲祭祖仪式后,失散多年的王家人在一起合影留念。
本报讯 16岁离家从军,与家人失散84年后,在热心网民的助力下,抗战老兵王敬贤在他百年诞辰之时终于魂归蒙城故里,实现了他的遗愿。
4月4日清明节那天,蒙城县小涧镇田庄村王楼庄95岁的老人王文宇和85岁的老人王立英等携子孙们一起欢庆王家的特大喜事:失散80多年的哥哥王敬贤魂归故里,他的子孙从重庆市万州区,前来寻亲认祖尽孝。
少小从军背井离乡
据王敬贤的儿子王锡国介绍,父亲16岁时因家乡水灾,将自己卖了一斗粮救家中老小后,参加了冯玉祥的部队(国民革命军二集团军)。
十年军旅,身经百战。在“中原大战”蒋冯阎战争时期,王敬贤多次参加战斗。国共合作时,他所在的部队从没有与新四军、八路军发生过摩擦。抗日战争中,他三次与日寇拼死血战。1937年10月16日,王敬贤在上海老仁桥对日作战时负伤,后转至四川万县映水坪荣誉军人第一临时疗养院进行治疗。
后来,王敬贤与当地村姑向素兰结婚并生育六个子女。1985年王敬贤因公去世,临终前,他的遗愿是“希望子孙能寻亲认祖,让他魂归故里”。
热心网友助力寻亲
为了实现老人的遗愿,子女们多次寻找王敬贤生前所说的“蒙城四十里铺王家楼”这个地方,但一直没能如愿。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锡国在重庆认识了中国寻亲网的志愿者尹力耕,这位热心网友将一条以《一个老兵的遗愿》为题的寻亲启事发布到网上,很快引起湖南网友“湖南陈州石”、亳州网友“桂菊布衣坊”等人的关注,他们纷纷帮助查寻王敬贤家乡的线索。
“淮南、阜阳、涡阳等地都有‘王家楼\’这个地方,但唯独蒙城没有,也没有‘四十里铺\’这个地名,这下可费了大劲啦。后来经过网友的排查才找到‘王楼\’这个地方!”尹力耕介绍说。后来,在上海工作的网友蔡怀涛特意请家住蒙城小涧镇王楼的舅舅帮助寻找线索,寻亲之路初见端倪。
百年诞辰魂归故里
在热心网友的合力帮助下,历尽曲折的万里寻亲之愿终于实现。今年清明节,王敬贤这位蒙城籍抗战老兵的百年忠骨安眠于故土。
“二月初七,尹力耕先生把寻亲成功的消息告诉了我们,而这一天正巧是我父亲的百年诞辰,真是个天意呀!”王锡华、王锡国兄弟俩高兴地说。他们结合这个“巧合”特意制作了一面写有“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字样的锦旗送给热心网友尹力耕,以表王家诚谢之意。
在认亲祭祖仪式上,王锡国向95岁高龄的叔叔王文宇和85岁的姑姑王立英敬赠了“晚辈尽孝存折”,以后每年都会为两位老人汇款,以表孝心。
(通讯员邓云龙)
新闻推荐
本报讯 4月17日下午,亳州市召开民生工程视频调度会,贫困残疾人康复实施工程和计生奖扶工程有望下月提前全面完成任务。会上,涡阳县、蒙城县...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