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炮上的字迹清晰可见
本报讯 日前,一船民在蒙城县涡河闸附近无意中打捞出一门清代火炮,在不知是何物的情况下,竟然当作废品出售。该县公安局刑警城关中队得知情况后,将这枚古炮予以收缴,并移交当地文物部门。
5月31日,因涡河蒙城闸维修导致船舶无法通行,闲来无事的船民李某在自家的船上,用吸铁石打捞河底废铁补贴家用。
在打捞过程中,吸铁石吸到一枚铁质物体,因重量太重而无法打起,李某索性跳入7米多深的水底,将物体捆绑好后托上了船。
由于淤泥较厚,李某也辨认不出是何物,但“可以卖钱是肯定的”。于是他就联系了当地经营废品收购的人到船上收购。收购人到船上清除淤泥后,发现该铁器重达160多斤,不方便搬运,生意就没有谈成。
蒙城县公安局刑警城关中队得知此情况后,立即赶到李某的船上对这枚铁器进行暂扣,并邀请当地文物部门对该铁器进行鉴定。
经文物部门初步鉴定,该铁器是一门火炮,长约1米,口径约10厘米,火炮口上端铸有“咸丰叁年拾月,蒙城正堂”字样,而且字体清晰,说明该火炮产于1853年,产地为蒙城。据史料记载,该火炮主要设置在城墙或船只上进行攻击和防御。
船民李某得知该铁器是文物后,表示要无偿捐献给国家。目前,当地文物部门正在对该古炮做进一步鉴定。(于林才 崔小宝 记者 曾莹莹)
新闻推荐
蒙城县白杨林场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片在收割小麦时,使用了旋耕施肥播种机,将秸秆就地还田,刚刚收过小麦的土地上又及时种上了玉米。陈显锋 摄本报讯 6月14日下午...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