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坤峰在教孩子读儿歌
刘坤峰在任教小学门前
□本报记者汪玉琼
闲来无事 免费教孩子唱歌
自从学校里来了位白发老人,蒙城县岳坊镇的几所小学里就经常传出快乐的歌声。68岁的刘坤峰亦成了孩子们当之不愧的音乐启蒙教师。
从2001年起,刘坤峰就开始在镇里的几所学校免费给孩子们上音乐课。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刘坤峰的心情也非常舒畅,他总是乐呵呵地面对身边的人和事:“帮助别人,充实自己,何乐而不为。”
10月27日上午,在岳坊镇姜饭棚村刘坤峰的家中,记者见到了他。
几个孩子正围着他,他则耐心地教孩子们读儿歌,儿歌内容主要是教他们懂礼貌、爱学习、尚勤俭。孩子们很起劲地跟着刘坤峰读着儿歌,时而露出开心而满足的笑容。
孩子们在嬉闹中离去,留下一台收音机在那放着戏曲。老人门前的菜园边上,各种颜色的花儿在微风中摇曳着身姿。和记者攀谈起来,老人一直带着笑容,说起到学校去教音乐课,他显得很兴奋。
“以前,我在岳坊中学教书,由于患病便提前退休了。病情好转之后,老想找点事干,闲着浑身难受。”刘坤峰说,有人建议他去学校教孩子们唱歌,他觉得这个主意可行。
一方面,老人曾在大学期间自学过乐理知识,完全能够胜任;教音乐课没有太大压力,也是一种娱乐;另一方面,镇内几乎所有小学都缺音乐教师。
从那以后,老人就开始在学校里给孩子们上课,不收任何报酬。
别人不解 坚定地带孩子唱下去
老人告诉记者,前五六年他主要在岳坊镇母集职中和冯庙小学教唱歌,最近几年因为年龄大了,便在离家不远的刘桥小学和代安小学教学生唱歌。
“唱歌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爱好,唱歌给我带来了欢乐,我也想让身边的孩子们能享受到唱歌的快乐。”刘坤峰说,但,他教孩子们唱歌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你教孩子们唱歌可有钱拿?”“没有。”“真没有假没有?”“真的。”“那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啊?”这是一些村民调侃刘坤峰的话。
刚开始,刘坤峰告诉大家自己教书是义务的,但后来发现村民们都不理解他,他干脆就宣称自己“一个月工资一千块”。众人才心满意足地不再问他类似的问题。妻子刚开始也不理解,“家里那么多地,活都干不完,还去教小孩唱歌”。刘坤峰说,但他意志坚定,好在孩子们也都支持,妻子最终也不再反对。
精心挑选 歌曲要健康有意义
老人告诉记者,他每天傍晚必看电视少儿节目,留心节目上播放的流行的好听的歌曲,“《我们多么幸福》这首歌就是我从电视上看到的,后来就让儿子从网上把这首歌下到手机里,我学唱了三天,才拿来教孩子。”
国歌是老人每到一所学校必教的一首歌,其次是少先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然后,刘坤峰再有选择性地选择一些健康有意义的歌曲,交给孩子,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
“能教孩子们唱歌,是件很开心的事。”老人说,因为他自身热爱音乐,他小时候就喜欢音乐,读书的时候,只要听说哪里有唱戏的,不管离家有多远,他都要跑去听听。
梦想延续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老人虽然毕业于皖南大学(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但音乐占据了他的很多大学时光。不仅自学了乐理知识,还学会了吹笛子和口琴。如今,教孩子们唱歌则是延续了自己的梦想。老人说,“我是党和人民培养出来的,不能拿着国家的钱,坐在家里吃闲饭。”每逢周一和周二,老人会按照课程表安排,去附近的刘桥小学和代安小学教孩子们唱歌。
那时,一幅这样的图景展示在我们眼前,金黄色的阳光洒在田野中,一位老人沿着乡间小路骑着自行车,边招呼着乡邻,边朝着两里开外的学校赶去,带着他朴素的音乐梦。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0月29日,蒙城县城关镇学院社区开展了“五好”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评选及表彰活动。本次评选采取家庭自愿、自下而上、层层推报的方式进行。通过开展评选...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