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上的舞狮队
许疃村文化广场
■美好图景
许疃村虽然地处蒙城东北边陲,但与人们想象当中的贫穷、落后、脏乱差所不同,这里的新农村建设生机勃勃。依托附近的许疃煤矿等厂矿企业和现代农业大发展,许疃村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近5000元,高于皖北平均水平达一千多元。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脑袋口袋一起富”,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水平,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农村真正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家园,是许疃村在过去的几年中所专注的。
■美好名片
许疃村,位于蒙城东北边陲,全村辖9个自然庄,30个村民组,6124人,耕地1.01万亩。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近5000元,连续多年被市、县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综合评比先进村、普法示范村,今年又被评为省级“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全国先进基层调解委员会”和“全国文明村镇”。
乡村容貌换新颜
蓝天作幕,绿野为席,映衬着一座既有现代风貌又具古典气质的村庄。
设计精巧的排屋和别墅整齐排列,宽敞平坦的水泥大道纤尘不染,村中休闲广场的健身路径上,不时可见老人与孩子欢快的身影……
许疃村作为许疃镇政府所在地,人多地广,管理起来并不容易,卫生首先就是一个大问题。曾几何时,许疃村也曾被私搭乱建以及成堆的垃圾、乱哄哄的苍蝇所困扰,但是强而得力的措施让这个村子在短短的时间内焕然一新。
环卫工人韩希德见证了许疃村的变化。以前,村里也有几名环卫工人,但是没有系统的管理,有时街道死角顾及不到,有时还会出现旷工导致垃圾无人清运的情况,这让不少村民心生怨言。
为改善村貌,许疃村从拓宽主干道路入手,村中心东西大街变成了宽8米、厚20厘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让村民们的通行畅通无阻。路宽了,为了保持环境整洁,村里专门成立环卫队,配置清洁车、垃圾桶等卫生清扫工具,每天清晨对大街、搬迁小区进行清扫。
采访当日,小雨淅淅沥沥,中心街道上两位环卫工人正往环卫三轮车上铲送垃圾。他们说,每天都要拉五六车,一年到头不停歇。韩希德说,成立正规的环卫队后,他们不管阴天下雨,还是烈日当头,都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带走垃圾,还村民洁净。
一家小超市的老板卢杰告诉记者,近两年搬迁房建好了,道路拓宽了,私搭乱建不见了,整个环境一下子变得整洁有序。
还原家园绿本色
相比于钢筋水泥,农村的生机见诸田野,充满希望;相比于人造园林,农村的风景更能演绎大自然的精髓。农村本就该有自己的模样,而扮靓农村的首先应该是花草树木。许疃村每年都适时抓住春季植树的好时机,在群众中间宣传多植树、多植绿,让村民们具备了很强的植树意识。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村里已筑起一条条风景宜人的绿色缎带。
在许疃村的一角,坐落着一排排白色的房屋。房屋内,一群群按“年龄段”分类的猪,吃得膘肥体壮,在铺满锯末稻壳等材料的发酵床上休息,这里就是蒙城县发酵床养猪示范场。
养猪示范场工作人员介绍,猪在发酵床上活动,饿了可以到饲料区吃食,渴了可以到饮水区,它们自己会用嘴巴打开水的开关。只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可以很长时间不用过问。而且小猪们的粪便和发酵床在一起久了,就成了很好的肥料,所以这种发酵床的养殖方式既生态又环保。
除此之外,许疃村还大力推广沼气和太阳能利用,全村建沼气池200多座,安装太阳能800多户;落实好良种补贴、高产攻关、科技入户、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及农民外出打工等,增加农民收入。今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可达4350元。
水泥路四通八达,下水道通到各家各户,绿化带遍及房前屋后,自来水、有线电视、广播、电话、路灯全部融入到了村民的生活当中,这里的人们正告别传统的农村生活,过上了城市化的社区生活。
培育文明新风尚
除了致力于改善村貌环境,许疃村一直致力于探索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在农村的共同实现途径。
近年来,由于受互相攀比的观念影响,许多村民在红白喜事,特别是请客上大肆操办,这样做的结果既浪费了钱财,又给一些困难农民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为引导村民简办红白喜事,不铺张浪费,2010年,许疃村引导社会资金,在村部旁投资50万元建设一个占地10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红白喜事大礼堂。大礼堂里有舞台和音响设备,有宽阔的场地,能把婚礼办得像城里人一样热闹、有品味。大礼堂后面就是餐厅,饭菜经济实惠,村民在这办事既省心又省钱。
此外,该村还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和道德理事会,由村干部牵头为村民服务,并负责倡议村民红事新办、白事简办,宣扬道德风尚。
如今,许疃的红白喜事大礼堂里总是熙熙攘攘。“以前在家办事,要请亲朋好友吃上好几顿,算下来要二三十桌,如今在大礼堂里,只要请一顿就行了。”曾经在大礼堂结婚,并办过满月酒的王万森乐呵呵地说,大家都在这里办,既不攀比,又不铺张浪费,比在家中办省心省钱多了,算下来一次可以省下四五千元。
红白喜事大礼堂对面是文化广场,几位村民舞动着身姿,跟随动感的节拍,跳起了广场健身舞。44岁的于子英说,以前他们在学校校园里跳,但后来人多了,空间明显不够。广场建成后,于子英和同伴们经常来这里健身娱乐,这里,也自然成了许疃人休闲的好去处。每到夏日,凉风习习,路灯下,10点多了,不少人还不愿离去。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脑袋口袋一起富”。许疃村投资30万元建设了许疃文化站和少年宫,购置了图书、健身器材、羽毛球、象棋等文娱器材,发展文化体育事业。老年人自发成立舞狮队、旱船队,在节假日免费为群众表演节目,年轻人则组织篮球、乒乓球等体育竞赛……
许疃人绽放着笑脸,展望着未来,他们并不满足于物质的富裕,更追求富有的精神生活,这将让他们更幸福,他们也将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新闻推荐
10月19日,蒙城县城,一些老人在老年运动会上展示体育健身的成果。当日,蒙城县首届老年运动会开幕,300多名老人现场展演了柔力球、健身球、健身...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