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蒙城县王集乡以“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工作室为平台,采取了“请进门”、“走出门”、“打开门”、“敞开门”的方式,向群众敞开“四扇门”,调动社会力量,倾听民意、化解矛盾,初步探索出了一套有效、新颖的矛盾调解工作模式。
王集乡辖区内的县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每人手上都有一张卡,这张粉红色的联谊卡,交到群众的手中、家中。卡片正面印着“两代表一委员”的服务区域、联系方式。正是这样一张不起眼的卡片,成了代表和群众的“连心桥”。
白果村弟兄俩张广兴、张广亮因宅基地纠纷一案,积怨15年,换了几届领导,都没有调解好,案件也上过法庭。张广兴手持文件,张广亮怀揣宅基证,天天找各级领导,跑省、市、县、乡,哥俩为此也吵过、打过,看守所里也呆过。2012年,王集乡党政办主任谭洪飞与乡人大代表周福彬,多次上门做兄弟俩的思想工作,经过长达半年的调解,终于使兄弟俩握手言和。
“以前的调解是和稀泥,这次是真心想调解好,我被感动了。”老大张广兴说。老二张广亮也说:“依照农村的风俗习惯进行调解,不讲空话、不拿架子,最后也把我说服了。”深入现场了解,一次调解不行,再来一次。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让群众感动。
1996年,华祖二队村民王富的父亲将华祖楼板厂租给外甥马超海,约定租期5年。 2000年,马超海在没有告知对方的情况下,又将该厂转租给村民王立志,2005年,王立志又转租给贾登斌。王富知道真相后,2012年4月1日,私自拉了两车土堵住楼板厂生产车间,导致矛盾激化。县人大代表王如礼、县党代表赵萍共同调解,捋顺了三角关系,最终三方都在调解协议上签了字。
“两代表一委员”手中都有一本《民情日记》,日记上有走访记录、调处记录、典型纠纷案等栏目。王集乡规定每周五上午,县“两代表一委员”严格按照接待日工作时间,代表委员轮流坐班接待来访群众,调解矛盾、解答诉求,能够当场调解的就现场调解。自去年以来,全乡共解决积案5起,化解矛盾纠纷116起。 本报通讯员 刘勇
新闻推荐
亳州市发挥优势 突出特色推动农业产业化跨越发展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马露
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马露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