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内一位男老师正看着学生做作业
“我们楼里不知什么时候办了一个暑期补习班,每天晚上都被吵得睡不着。”近日,家住蒙城县金色家园小区30号楼的市民王梅(化名)拨打本报新闻热线(5603456)反映。7月9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补习班开进居民楼
王女士是上班族,平时工作比较忙,每天到十点钟就犯困。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她这个习惯被打破了,因为楼下开了一个暑期补习班,不仅培训语文、数学,还管吃管住。上下楼,开关门,学生们背课文的声音,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晚上十点钟以后,还经常发出“咚咚”的跑步声和反复拉桌子的刺耳声音……“弄得我根本没法休息,而且邻居们也有类似反映,大家都觉得居民楼里不应该办补习班。”
7月9日下午,记者来到金色家园小区30号楼,这是一幢小高层。从9层电梯出去,能看到一位男老师紧挨门口坐着,约40名学生正在写作业,他们的桌子一直摆放到老师的跟前。
敲开楼上一户人家的门,女住户告诉记者,她不上班,所以每天都会在孩子们课间休息时深受打扰,孩子们读课文的声音让她受不了,“真不明白补习班为啥开进了居民楼”。
13楼是学生宿舍兼食堂
这位女住户还告诉记者,她经常在夜间听到13楼的孩子嬉闹时“咕咚咕咚”的声音,“可能是楼体隔音效果不好”。
在13楼,记者看到一间房屋大门开着,客厅里摆放着十几张黄色的木桌,里面的小房间是上下铺的床位,这里是孩子们的宿舍兼食堂。
“都是来自一中、二中和六中的好老师。”听说记者来给孩子报班,屋里一位约50岁的老大娘告诉记者:“这里只招收6年级的孩子,主要是一个多月后参加蒙城六中小升初考试的小学生,培训有一个星期了。”
据这位大娘介绍,这里包吃住,但现在没空调床位了。此时,一位背着书包气喘吁吁地从家里赶回来的小学生告诉记者:“我在这包吃住,3千块钱。”
楼下,一位出门买东西的学生说:“我们这么多人在一起,做完作业就已经很晚了,之后还要玩一会,老师也让我们注意一点别弄出声音,但是人一多就控制不住。”
办班没有通过教育部门批准
7月9日下午,记者与蒙城县教育局取得了联系,希望确认这处补习班是否有办学资质。其办公室工作人员提出需要向领导汇报,之后一直没有回音。最终,记者从县委宣传部了解到,这处培训机构没有通过教育部门批准办学。
对此,市教育局民办与职业教育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所有面对社会高中以下学生进行办学的培训班,都需到教育部门办理《办学许可证》,否则就是非法办学。另外,亳州市目前针对民办非学历教育的准入条件即硬件条件的相关管理办法正在酝酿,因此没有依据判定其教学场所是否符合条件。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目前由于居民楼里的培训班具有分散性和隐蔽性,管理起来不容易,需要辖区的工商、教育、公安、街道等部门共同努力,取缔这些非法办学机构。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小农水”被称为田地的“毛细血管”,它打通了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能够增强农业的抗旱能力。近日的旱情让亳州市的“小农水”建设面临严峻考验,无井无水灌溉成...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