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柿园庄古柿树群小档案:
王柿园庄古柿树群,位于蒙城县板桥镇新三关村王柿园庄,共有三棵古柿树,树龄在300年左右,平均树高9米,胸围140厘米。长势一般。为亳州市仅有的古柿树群。
据蒙城县志记载,明清时期,该县果园较多,王柿园因柿树多而取村名。 直到现在,蒙城县板桥镇新三关村王柿园庄还有一个古柿树群,共有三棵古柿树。当地老百姓讲,距今已经有300多年历史了。
笔者在王柿园村后的空地上,一片杨树的包围圈中,找到了这三棵古柿树。其中南边的两棵距离很近,北边的一棵与它们相距有十米远。可能是相距较近的原因,南边的两棵相对较细,而北边的一棵相对较粗。这个古柿树群平均树高9米,胸围140厘米。
村里94岁高龄的刘振德老人说,自他记事起,村子就叫王柿园,这三棵柿树就是这么大。他经常和村里的小孩到柿树下面玩,柿子熟了就摘着吃。“但那时是一片柿树林,都是几百年的古树,柿子结的很多,后来都砍掉了。”刘振德老人很惋惜。
虽然正值结柿子的时候,但树上却几乎没有挂果。刘振德老人说,这三棵古柿树现在属于村里王姓一户人家,这家人都外出了,家里常年没人在家,疏于管理,古柿树已经有几年没怎么挂果了。
据林业专家介绍,之所以这个古柿树群能够保存300多年,与当地认为柿树不成材有关系。“比如说,当地常年的另一种果树——枣树,树生长慢,所以木材坚硬细致,不易变形,适合制作家具。枣木擀面杖是质量最好的擀面杖。所以很多成材后的枣树就被砍伐了。”
但柿树并不具有这样的功能,“不然也早就被砍了,存活不了300多年。”
事实上,柿树的木材是上好的木料,他的质地坚硬,常用来做高尔夫球杆坚硬的杆头,准确地说,柿木木杆的制造是19世纪90年代才开始的。但当时王柿园的农民们,掌握这一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
(杨文刚)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蒙城县三义镇认真做好健身气功五禽戏推广普及活动,力争到今年年底,全镇习练五禽戏人员达到1万人。连日来的每天早晨三义镇邀请五...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