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葛新爱本报记者 武长鹏
5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蒙城县小涧镇双楼村时,该村“农家书屋”管理员钱文信推着三轮车正要出门送书,“你看,这两本是后谢楼庄蔬菜大棚种植户谢光尧打电话要借的种植的书,这一本是葛楼庄葛子纲借的养鱼的书……我这就给他们送去。 ”车厢内,几摞书码放得整整齐齐。
近两年,村级“农家书屋”建成后,为农村群众阅读提供了便利。但看到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行动不便,加上一些种养殖大户日常忙于农事,无暇到“农家书屋”阅读、借书,钱文信便萌生了送书上门的念头。 “我主动把书送到人们家里,一方面不让图书‘闲\’着,另一方面也满足了群众的需求,多好呢。 ”钱文信把电话号码挂在了农家书屋门外,群众想看啥书,一个电话他就会送到身边,借阅期满时再上门收回。说起送书上门,村民钱文学说,四年前投资建起规模养猪场,技术难题时常出现。由于年纪大不会上网查找,再加上离县城较远专门请人不便,每当这时钱文信送去的书便派上了用场。
在满足群众电话借书需要的同时,钱文信还结合实际需求,主动把相关的书籍送到群众手中。村民李廷才新开的饭店还没装修好,《开饭店赚钱方略》便送到了他手中;谢永和十多亩甜瓜刚开花,《反季节甜瓜种植》就放到了他家中;谢锋喜爱文史,《亳州·谯城卷》顺便就带捎给了他,类似事例不胜枚举。目前,钱文信每月主动上门送书50户左右,累计送书上门服务近2000户。
新闻推荐
交流、合作、共赢,活跃于非洲大陆的安徽企业,将“中非友谊”的金字招牌愈擦愈亮——在非洲,相知相亲
■ 本报记者 吴量亮“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沿着非洲东海岸向北,再向北,从莫桑比克到津巴布韦再到阿尔及利亚,记者一路感受到的,既有这片希望之洲涌动着的发展活力,也有中非之间植根于历史、相...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