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亳州新闻 > 正文

城市需要绿色 市民呼唤绿荫 □本报记者 蒋加磊

来源:亳州新报 2013-03-12 16:50   https://www.yybnet.net/

和平西路很长一段距离看不到行道树和绿化带

3月12日是我国第三十五个植树节。又到植树节,又要说绿化。“城市建设得越来越漂亮,但为啥老城区的大树和绿化带越来越少了呢?”不少市民困惑:全市上下都很重视绿化,我们年年植树,可为何在城区看到的是水泥地在增多而绿化带在减少?城市各条主干道也为何难见绿树成荫?

行道树林立 市民嫌“没凉影”

3月7日,气温高达26摄氏度。

骑车行走在希夷大道上,市民张媛的双眼微眯着,不时用手抹一下额头的汗水。“现在看东西都白花花一片了,夏天肯定更难受,路上没有树遮阳,人感觉像被蒸了一样。”张媛说,有的路段还能靠楼房的阴影遮挡一下阳光,但希夷大道上虽然有常青的行道树,但树荫很小,根本起不到遮阳的作用。

“这都好几年了,很多树看着跟没长一样,树荫也就一平方左右。”张媛很奇怪:市区的行道树怎么长这么慢,园林部门为什么要栽种这样的树种呢?

据了解,目前市区共有悬铃木、广玉兰、高杆女贞、栾树等多个树种。然而,除了魏武大道和人民路栽种的悬铃木能形成较大的树荫,市区的其他路段的行道树很少能形成较大的树荫。

记者从市公用事业管理处了解到,选择什么样的树种除了要讲究落叶树与常青树的搭配,还要符合当地的气候以及考虑到成活率等因素。“我们原来也种过香樟树,因为不适应咱们这里的气候,就慢慢死了。也搞过大树进城,效果也不太好。”该处副处长王远增介绍,从技术的角度来讲,移栽大树木表面来看能在最短的时间为城市提供绿荫,但“越大的树移植后成活越难”。

除了行道树提供的绿荫有限,具有“城市空气净化器”功能的绿化带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市区和平西路、交通路等路段,记者看到,一些绿化带里被倒进了煤渣、泔水等垃圾,无精打采的灌木东倒西歪,稀疏的叶子上落着厚厚的灰尘,看不出生机。

园林部门有本“难念的经”

3月7日上午,市公用事业管理处。

“我已经去看过了,那棵树根本就不影响你们。你要是动那棵树,就跟打俺小孩一样,我绝不答应。”挂掉电话,市公用事业管理处副处长王远增怒气未消。他介绍,刚才打来电话的是市区光明路上的一家医院,对方认为门口的树影响他们医院的出路了,就想把那棵树给去掉。

一上午,王远增接到了好几个类似的电话,大部分是要求挪树或者是去掉绿化带。 “他们都不知道种一棵树多不容易!”从事过园林工作多年,王远增深知城市绿化工作的艰难,除了要保证苗木的成活率,还要浇水、施肥、除虫害……当然,也免不了会遇到一些恶意破坏绿化的行为。

在市公用事业处综合科科长方显军的笔记本上,各种损坏绿化的行为被一一详细记录:市区交通路、人民路、和平西路,摊点占道经营导致绿化带被践踏;古泉路上几户居民想在家门口开个路口,就偷偷拔掉了四五平方的绿化带……“还有的商家认为树木遮挡了他们的招牌了,就用泼开水、泼硫酸等各种办法把树弄死。”方显军介绍,一旦树死后, “商家赶紧在树坑上铺水泥”。

实际上,按照“门前三包”的要求,商家门前的绿化是由他们来承担管理和保护责任的。“如果发现树死了或者是绿化带被破坏了,商家就要负责补栽或者补种,但我们即使发现了这种情况,因为我们没有执法权,最后也很难落实。”方显军说,每年他们补种的绿化面积都在五千平方米至一万平方米之间,有的地方甚至要补种两三遍。

然而,与个别商家的恶意破坏相比,城区绿化面临的更大威胁来自城市建设尤其是道路改造。

水泥路来了 绿化带走了

3月10日,市区和平路。

在用铁皮围住的慢车道上,一台轰轰响的凿岩机正在工作,随着“嘭、嘭”的巨响,地上留下了一个个拳头大小的小洞。施工的工人介绍,把现在的绿化带和慢车道凿掉后,这里要重新铺路。

面对着逐渐变宽、更加平整的和平路,63岁的居民孙建峰却有些怀念以前的道路,他一直生活在和平路附近,见证了和平路几十年的变迁。“那时候这路两边都是一抱粗的梧桐树,一到夏天特别阴凉,比空调都得劲。”孙建峰说,粗壮的梧桐树枝叶交错,像一把把大伞把烈日挡得严严实实,市民们行至此处时都会放慢脚步,享受着绿荫带来的清凉。

随着城市的不断建设,道路也要加宽,梧桐树就被砍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小树和绿化带。然而,它们也在去年不见了,“据说是被挪走了。因为这条路还要加宽,现在车太多了。”孙建峰说。

与和平路一样,市区光明路部分路段中间的绿化带在去年冬天也被移走了,腾出的空地上被安装上了护栏,成了机动车道的一部分。“现在城区交通压力比较大,移走绿化带增加车道可以缓解部分交通压力。”此前,市政工程处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表示。

水泥地来了,绿化带走了。灰色取代了绿色,市民的心中少了一些舒畅而多了一份压抑和烦躁。“虽然现在每年的绿化面积在增加,但老城区道路旁的绿化确实减少了。”王远增说。

植绿更需护绿

水穿城过,城在绿中。根据市政府2012年发布的信息,亳州市园林绿化三大核心指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为9.42平方米、30%、35%,已超过省级园林城市标准。而随着亳州市不断加大的绿化投入,三大核心指标仍会增加。

然而,市民参加义务植树的热情似乎与斐然的绿化成绩形成了反差。“植树节你会植树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有心无力”。

“我挺想植树的,毕竟是一件好事,对于净化空气还有改善咱们城市的环境都有好处,但是,我们不知道去哪里植。”在小游园选购树苗的市民彭光明表示,他计划在自家的院子里栽上一棵果树“意思一下”。

市民张建华有机会植树则是沾了女儿的光。“学校组织孩子和家长一起去植树,我就去参加了。”张建华坦言,自己植树的话得买树苗和工具,如果不是这样的机会,自己不会一个人去植树。

“如果有群体需要植树造林的,可以和我们进行联系,我们尽量提供方便。”方显军表示,园林部门会在涡河沿岸划定区域用于市民植树。目前,已经成活的 “夫妻树”、“生日树”等各种纪念树种类繁多,而且,其中不乏珍贵树种。

除了因不知道去哪里植树、没有机构组织等原因而无奈放弃外,也有个别市民因植树看不到“效果”而渐失热情。

2010年植树节,市民石亮和很多的志愿者在南部新区栽了几十棵小树。三年过去了,石亮发现原来种树的地方已经被一栋栋高楼取代,小树不知所踪。“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我觉得最好不要动那些树和绿化带。”石亮表示,老城区的很多大树就是在道路改造中不断倒下的,现在想起来,依然觉得非常可惜。

新闻推荐

谯城十企业成为国家重点调查单位

本报讯 笔者近日获悉,谯城区今年有10家企业纳入投入产出国家重点调查单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5家,限额以上商业3家,服务业2家。5家规模以上工业...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城市需要绿色 市民呼唤绿荫 □本报记者 蒋加磊)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