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发展改革部门,我们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让发展和改革的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和改革的政策体现人民群众的智慧,发展和改革的办法经得起人民群众的检验。
一、坚持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这就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从安徽省发展改革工作的实践看,每一个项目的谋划、每一个政策的制定、每一项规划的编制、每一项改革的推进,无不体现了对全省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深刻关切。长期以来特别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省发展改革委始终坚持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抓好项目建设,特别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交通设施、能源、水利、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项目。合福、郑徐客专等建设顺利推进,合肥地铁2号线、皖赣铁路芜湖-宣城段扩能改造、庐铜铁路开工建设,杭黄铁路即将获批。合肥新桥机场、池州九华山机场建成通航,芜湖、安庆、亳州等民用机场规划选址积极推进。以“三防一供”为重点的淮河综合治理继续推进,蚌埠-浮山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开工建设,争取一亿元支持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外资项目和淮河入江水道工程建设。建设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指导编制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发展规划,环巢湖生态保护修复一期工程开行贷款项目进展顺利。启动建设一批生态强省示范基地。继续推进淮河、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项目建设。2013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2.49亿元,重点支持了教育、卫生、文化、养老、社会保障、计生等方面604个项目建设,资金总量及项目个数均位居全国前列,提升了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拉开了新一轮改革的大幕,发展改革部门要坚持以深化改革统领全局,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更加自觉地担负起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责任,全面抓好由发展改革部门牵头实施的改革事项。安徽省发展改革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方面做好国家发改委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工作,一方面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二、坚持一切依靠群众
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既表现在为革命和建设发挥出的巨大现实推动作用,同时又体现在其所潜藏和蕴含的主动性和巨大创造力上。就发展改革工作而言,只有深入到群众中,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真正做到将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够切实做到坚持发展改革有韧劲,谋划发展改革有思路,推动发展改革有激情,实现发展改革有贡献。
省发展改革部门历来特别注重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之初,多次召开座谈会,征求机关内部意见建议,听取全省16个市和2个省直管试点县发展改革委负责人意见建议。党组成员分组赴11个市县调研走访,召开12场由基层一线和群众参加的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此外,还向省直有关单位和市县发展改革委发放征求意见函,以及梳理审计、信访等工作中反映的意见,共征求到意见建议224条。收集的意见建议中涉及请求办理类工作事项,及时办理并书面回复;梳理出的“四风”方面的意见20条,作为党组班子和党组成员对照检查的参考。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凡作决策、提政策建议,省发展改革委总是第一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去年全年向省委、省政府报送《调研与建议》30期,不少都得到了省领导的批示,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决策依据,有的转为政策文件,全年由省委、省政府印发的政策文件12份。
在今后的工作中,发展改革部门应特别注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挖掘基层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先行先试的创新之举,同时努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和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各行各业人民的创造活力和创造热情,坚决破除各种体制机制上的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结果得到肯定。
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党的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证明了并将继续证明的伟大真理。毛泽东同志对此作过精辟的论述:“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此无限循环,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因此,领导工作成效大小,除了理论指导、思想作风之外,还取决于领导方法。把群众路线化为党的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以科学方法总结群众经验,以正确的领导方法组织群众、领导群众,就会极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成效。
省发展改革部门作为省委、省政府的参谋部、规划部、协调部,肩负着研究战略、制定规划、策划项目、监控运行等重要使命,需要不断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和政策研究能力。长期以来,省发改委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家宏观政策动向,建立省直部门经济形势分析制度,每年都对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及下一年经济工作思路和主要预期进行分析,及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不断完善调查研究、群众代表参与、社会公众调查、专家咨询等办法,确保重大决策的制定出台前广泛吸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重大立法、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方面,广泛推行公开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办法。近年来,围绕建设经济强省、生态强省、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新一轮开放合作、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等重大专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在今后的工作中,发展改革部门应继续发扬好的传统,注重加强调查研究,听取基层和群众意见建议,善于从中归纳、总结、提炼好的意见建议,转为政策文件,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不断完善、丰富,逐步建立重大公共决策的社会风险评估和群众评价评议制度,提高政策的可行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使之更具指导性,切实增强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和群众满意程度。
新闻推荐
安徽省将在4年内淘汰全部黄标车。今年7月1日起,合肥市一环路以内限行黄标车及无标车,至年底全省形成连片限行格局——■ 本报记者 夏胜为车水马龙的大街小巷,一股股烟气从机动车尾部的排气管滚...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