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21日下午,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会议举行。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汪一光出席会议。
今年以来,亳州市进一步强化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管,陆续开展了多项专项整治,提升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食品安全江淮行活动。重点突出农贸市场专项整治和豆制品专项整治,在农贸市场专项整治中,共检查527家商户,查处违法行为21起,责令整改41家;豆制品专项整治共现场检查小作坊80家,查处违法行为33起,责令整改51家,取缔一家;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对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和重点食品品种开展监督检查,取缔无证照经营户26家,培训餐饮服务从业人员941人;开展小餐饮规范化整治,检查小餐饮单位2859家次,立案查处12起,培训从业人员1060人;开展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专项整治,检查企业302家,发现问题企业47家,依法立案查处企业20家;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治,全市共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236个次,没收问题食品113斤。开展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到目前为止,已经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84家,查处食品违法案件63件。
汪一光在会上指出,认识上要再提升。要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汪一光要求,重点要再突出。要抓好重点环节监管,把好市场流通、餐饮服务和食品进出口等关口,做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覆盖;要抓好重点品种监管,加强对地方特色农产品、儿童食品等监管力度;要抓好重点区域监管,加强对小作坊、小摊贩、排档群,特别要把学校和医院食堂作为重中之重,创新管理方式,引进工厂化食堂;要抓好年末岁尾等重点时段监管,早计划早部署早安排。
汪一光要求,责任要再强化。要强化政府领导责任,支持监管部门正确履行职责,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要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各县区要对县区市场监管局及其所属市场监管所,分别加挂县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及食品药品监管所牌子。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一旦发现问题,要经济上重罚、法律上严惩。
汪一光强调,措施要再有效。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落实有奖举报制度;要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不法生产经营者,要实行清退和行业禁入。各级各部门要真抓实干、尽责尽职、严防死守,保持全市食品安全良好势头。
会议还通过了《亳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主要工作职责》和《亳州市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副市长李军主持会议,市政府秘书长侯化参加会议。(记者 杨文刚)
新闻推荐
受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法院委托,我公司于2014年12月11日上午9∶30在亳州市友阳步行街53号三楼会议室举行拍卖会。一、拍卖标的: &...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