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泉西路一栋居民楼内聚集着多家补习班,附近居民表示学生每天进出给他们带来很大生活困扰。
扰民 扎堆居民区乱哄哄
暑假中,名目繁多的培训班纷纷登场。很多孩子在暂时告别学校课堂后,又坐进了培训班里。记者近日走访调查发现,市区各种补习班、培训班遍地开花,在编教师参与有偿补课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一些隐匿在居民楼内的补习班对他人的生活带来了困扰。另外,很多培训班为了尽可能多地招揽生源,大打“名师”、“名校”的幌子,却名不符实。
连日来,记者对市区暑假补习班现象走访发现,学校门口、住宅小区周围是各类培训班抢占的重要据点,英语、奥数、作文等补习班遍地开花。
市区风华小学附近的一个小区里,就隐藏着多个补习班,门外招牌比比皆是,朗朗读书声不绝于耳。11点左右,补习班陆续放学,学生们像刚出笼的小鸟,拎着书包欢快跑出去。“补课的老师有我们自己的老师,也有其他学校的老师,一个暑假1000块钱。”一位风华小学三年级学生介绍说。
“学生放假了,本想生活会安静点,谁知比以前更吵,每天一大早学生们就来了,叽叽喳喳闹个不停,想休息一会儿都难。”小区内一位老人说。
随后,记者来到市民反映的古泉西路一栋居民楼,从入口楼梯上去,楼道内各种补习广告琳琅满目,几乎贴满了整个墙壁,每个补习班的门都紧闭着,隐约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记者以咨询的方式,敲了一家补习班的门,对方警惕性很强,表示负责人不在。
这个单元楼内,记者粗略数了一下,共有五六家培训结构,楼梯旁边电梯门上的温馨提示也很醒目,上面写着“各位辅导班学生、老师:本电梯为私家专用,各位上下楼请走楼梯,擅用者罚款50元……”。
“这些培训班常年在这补习,整天烦死了,老师讲课、学生上下楼,吵得整栋楼不得安宁。”居住在附近的一位业主对此很是反感。
无奈 担心老师“秋后算账”
市区董家街附近巷子及小区内也隐匿着多家补习班,一些补习班就在民宅内,设备简陋,屋内摆放着几张桌椅而已,采访中,一些学生表示,补习并非他们乐意,而是父母逼迫,老师引诱。
7月14日下午,在董家街附近一个巷子里,记者刚巧碰到几位拎着装书袋子的小学生,其中一位说他们是拂晓小学学生,在老师家中写作业补课,放假前,老师在班里就说了,暑假如果想补习就到她家里去,自己本不想去,可是妈妈告诉她,如果不去老师那补习,下学期上课老师可能会不喜欢她了,于是自己只能参加了补课。她所在的补习班就在学校附近,教课的老师也都是自己学校的老师。
在亳州十二中附近,几位家长正在树荫下等补课的孩子,其中一位张先生说,他的孩子读小学,老师在附近办了一个补习班,因为自己孩子的成绩不是很好,放假前老师告诉他,如果补课,或许孩子可以利用暑假把不足补上,对下学期学习有帮助,另外补课期间,老师还会提前讲一些新课程。“暑假补习对孩子多少会有些帮助,总比光在家里玩游戏、看电视好。”张先生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学生在补课中都会接触到新课程,一方面担心不去补课老师不高兴,一方面担心落后于其他学生接触新课程,开学后跟不上。还有一些家长表示,孩子平时学习就很辛苦,他们也不想让孩子补课,但老师会通过短信、微信通知,并经常问为什么不让孩子补课,自己感觉很尴尬,无奈之下就报了补习班。
吹嘘 大学生变身“名师”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每年教育部门都会明令禁止在编教师私办补习班或受聘培训机构参与有偿补课,但这种现象依然屡见不鲜,在市区三曹小学、拂晓小学、亳州一中等学校周边,很多老师都是租赁民宅或幼儿园教室进行补课,环境不佳。其中在新华北路附近一个小区内,记者碰到几位接学生的家长,他们表示孩子在夏侯小学读书,放假后就在老师家中补课,一个暑假每人1000元。
与这些并不具备办学资质的补习班相比,一些具有办学资质的培训机构在很多家长眼里相对正规一些,而且这些培训机构经常打着“名师”、“名校”的幌子,进行“一对一”、“一对三”等专业培训,把自己包装得华丽无比,其实很多代课老师是兼职的在校大学生。
“给我们上课的多数都是师范学校的学生,还有一些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以前有十二中的老师,但是今年他们没有给我们补课。”在亳州十二中附近一家培训班内,一位参加补习的学生说。
一位曾在培训机构代课的老师告诉记者,市区很多培训机构的老师都是在校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工资按课时计费。
以帮孩子咨询补习班为由,记者咨询了市区几家补习机构。工作人员坦言,由于在编教师受有偿补课管理约束,多半望而却步,他们请的老师主要是师范毕业生和一些私立学校老师。(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烙画起源于汉代,兴于唐宋,古称火种刺绣、烫画,各地叫法不同,是我国一种极其珍贵的画种小两口在承包地里试种了二亩多的葫芦,以后准备扩大种植规模姚真真的“南樵烙印”烙画工作室里摆满了各式葫芦姚真...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