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为亳州农业科研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就是涡阳县六届政协委员、亳州市政协两届委员、亳州市金光小麦研究所所长侯智银。
近年来,他立足本职,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建功立业,推进了工作的全面发展。
在一般人眼里,一粒种子或许不算什么,但在科研育种人员的眼里,一粒种子就意味着成果与付出,侯智银就是这样的育种人。他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实验田里,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笔者采访他时,一提起育种、选种的事,他就如数家珍,侃侃而谈起来。 1988年他就开始自费育种,当时环境条件非常艰苦,还遭到家庭和亲友的强烈反对和不理解,但他还是一头扎进了实验田里,像一只不知停歇的陀螺一样忘我的工作着。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育出优质小麦品种,让脚下这块土地长出更多的粮食来。
一年365天,侯智银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田间度过的,每个新品种的选种、试种、田间管理,以及平时的观察、记录,侯智银都事必躬亲。为了能及时的寻找新信息,收集新材料,不论全国各地,只要他一听到有关育种方面的信息,他都要省吃俭用的自费去参观学习。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在育种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在他的育种基地里,亲本就有几百种,其中有几种优质品系得到了相关专家的认可,已经开始了大面积的推广种植,提高了当地粮食产量,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说到这里,侯智银动情地对记者说:“育种就是我的生命,造福群众是我的使命,选择这条路,我从没后悔过,我认准的路一定要走下去”。侯智银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农民出身的他对农民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深知祖辈的生活艰辛,农民需要科学技术,需要脱贫,需要增加收入。于是他走上了育、繁、推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他把周边村民发动起来,均免费给村民提供优质种子、种植、收割及科学的种田技术等。最后高价回收他们粮食。这样一来,优质种子得到推广,又预防了种子的受杂,而且又给村民带来一笔财富。据有关村民说:“侯智银所粮繁的种子比其它种子每亩增产5%左右,亩产量达到600公斤以上”。今年,又通过自育自繁,建立了穗系圃40亩,原种田1000亩,良种田3000亩。
正如侯智银所说“为了回报社会,回报家乡人民,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选育出更多的品系,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是我的心愿。
(康伟柴军李永杰)
新闻推荐
真诚服务 情系民生——涡阳县自来水公司总经理王登魁谈企业不断创新
涡阳县自来水公司总经理王登魁谈企业不断创新
涡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涡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