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低价购进奶茶能大赚一笔,没想到却掉进了诈骗团伙精心设计的骗局,到头来花了上万元钱,买来一堆空盒子。近日,亳州市公安局谯城分局刑警大队经缜密侦查,成功摧毁一诈骗犯罪团伙,团伙成员王某强、史某等3人悉数落网,并于3月7日被依法逮捕。
低价进货掉入“空箱”骗局
孙某在阜阳市颍泉区开了一家食品商店,去年12月10日左右,有人自称是亳州市一家食品公司的业务员,到其店里发名片,并称可以比市场价低近一半的价格,供应一批某品牌奶茶。听到该业务员的介绍后,孙先生心动了。 12月15日上午,孙某拨打了这张名片上的电话,接电话的人让孙某当天下午开着货车,赶到亳州市谯城区大杨镇附近的一个加油站进行交易,孙某欣然同意。
当日下午6点,孙先生就开着货车赶到了加油站。没多久,一名男子开着一辆黑色没挂牌照的长安牌轿车过来,男子声称自己叫“王会”,就是名片上的那个人,并说他的仓库就在附近,但是外人不能进入,让孙某坐在他的轿车里面等着,由他开着孙某的货车去提货。
到了晚上9点多,“王会”开着货车回来了,说货已经装好,一共是420件,而且多装了几箱。听这么一说,孙先生觉得在这里等了两个多小时,也算值了。但是,毕竟这400多箱货,不是一个小数目,又是头一回打交道,孙先生马上打开了车厢外围的几箱奶茶,发现是真货,就感觉这批货没有问题,付了18400块钱,便回了阜阳,到家后,也没有卸货。直到12月17号,孙某在卖这批奶茶时却发现,除了车厢外围的几十箱是实物外,其它的箱子都是空的。
以车寻人揪出诈骗团伙
2014年12月18日,孙某驾车赶到亳州市公安局谯城分局刑警大队报了案。该刑警大队双沟中队民警认真分析了案情,想到那个自称叫”王会”的人,和孙先生碰面时,开着一辆黑色没挂牌照的长安逸动轿车,并且案发当天,诈骗得逞后,犯罪嫌疑人又是开车走的。
于是,办案民警决定,按照“以车寻人”的思路,展开侦查工作。办案民警随即调取了案发周边路段的视频监控资料,通过仔细的查找,民警发现嫌疑人作案之后,开着轿车驶往涡阳县城方向。接着,民警又调阅了涡阳县城去往亳州市区主要道口的监控资料,发现案发当天一辆皖SF3XX的黑色长安轿车,与作案车辆极为相似。
围绕该车民警连续开展了多天的调查后,发现每天驾驶着该车的是涡阳县人王某。随后,在掌握王某的照片后,民警让受害人孙某进行了辨认,孙某一眼就认出王某就是“王会”。由于这起案件涉案金额较大,考虑到两个多小时,一个人要把400多件货物装上车,同时填上泥土,并不是那么容易完成。民警分析认为,王某应该有同伙。随着侦查的深入,王某的朋友,同为涡阳县人的史某和王某强,进入到了民警的视线。
2015年1月29号,蹲守民警在发现王某和王某强驾驶着作案时乘坐的车辆,返回其在涡阳县城紫光大道租住房屋后,迅速行动,一举将两人抓获归案。事不宜迟,民警又迅速赶到涡阳县双庙镇人史某的家中,结果却扑了个空。经过走访,民警得知史某正驾车前往涡阳县城办事,于是民警又随即返回涡阳县城,在县城一宾馆内发现了史某行踪,并成功将其擒获。
三人很快交代用空箱子抵充奶茶实物,进行诈骗孙某等4人的犯罪事实,涉案金额达8万元
利欲熏心三人合伙行骗
经调查,犯罪嫌疑人王某、王某强是同村人,史某是两人邻村的好友。三四年前,三人合伙开了一家饮料加工厂,因为经营不善,加上三人又都好吃懒做,最终饮料加工厂倒闭。
去年年底,已欠债累累王某强,不想着埋头苦干、勤劳致富,却还追求享乐,为满足其日益膨胀的贪欲,王某强便打起了诈骗他人钱财的歪主意。王某强首先印制了一批名片,名字上销售奶茶公司的名称以及名片上“王会”这个名字都是王某强编的。接到咨询或要货的电话后,王某强都会抛出诱饵,称自己的手里的奶茶价格超低,如果对方想要购买奶茶,便要求其来亳州提货。
想到一个人无法完成诈骗行动,精明的王某强找到了王某,让王某冒充“王会”,开着轿车和受害人见面,见面的地点一般都是选择在公路旁。随后,由王某开着受害人的货车去拉货,为掩人耳目,两人把事先准备好的空箱子放入车厢最里边,然后从市场上买的真的奶茶放在外面。诈骗得逞两次后,两人感觉到每次诈骗时,既要装货,还要和受害人周旋,非常繁忙,于是王某强又找来一个帮手,让朋友史某帮忙装货。
就这样,该团伙先后对阜阳市、蚌埠市以及河南省新蔡县的4名受害人实施诈骗,其中河南省的受害人损失竟达6万元。
·张海涛胡威·
新闻推荐
●蒙城法院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积极走访慰问结对帮扶对象,了解群众的合理诉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向帮扶对象赠送养殖种植专业书籍和面粉、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切实把法院的温暖和关爱送到...
涡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涡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