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金堂新闻 > 正文

三河承顺桥:书生发迹修石桥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5-12-19 16:22   https://www.yybnet.net/

三河承顺桥

成都市区沿着川陕公路行驶,这里原来是一个小场镇,因府河余水三面环绕,被称作三河。在三河场口,一座石桥横跨在马鞍河上,这座桥叫承顺桥。

出钱修这座桥的人,叫刘守谦。他是个读书人,读了满肚子书,可考到四十岁了连个秀才都没考起,生活相当清苦。

这年年底,眼看就要穷得揭不开锅了,咋个办?想来想去,他决定趁着过年去装财神,去各家讨点钱。正月初二,天还没亮,他就起了床,脸上用锅烟子一摸,把纸糊的官帽往头上一戴,悄悄跑到离家很远的地方要钱去了,直到天黑了才回来,就是为了不想让人发现。

刘守谦家对面是一家客栈,当时,住着一个陕西来的生意人。初来乍到,他想找一个帮手。一天,他正在客栈门口喝茶,忽然看到一个财神爷走进了刘守谦家里,好久都没出来。他认为是财神爷进了这家,一定是发大财的预兆。

第二天他提着厚礼,来到刘守谦家中请他打伙做生意。穷得叮当响的刘守谦一口回绝,“我哪来钱做生意哦?”陕西商人很大方:“我负责出钱,你负责出主意,赚了钱,我们对半分。”

当时,没什么战事,用来造军火的硫磺十分便宜,刘守谦建议买下硫磺等以后增值了再卖出去。没想到,没过多久,就闹起了白莲教,朝廷大力扩充军队,备办军火。硫磺的价格一下子翻了十几倍。这样一来,刘守谦一下成了“高富帅”。

新都区地方志办公室提供的资料介绍,这时,恰好遇到三河场场口的河上要修一座石桥,成都县的县官来到刘守谦家中邀请他当修桥的负责人,其实就是希望他捐钱修桥。刘守谦的母亲一听,对儿子说:“修桥是积阴功、行大善的好事,快答应把。”刘守谦是个孝子,自然同意了。

随后,刘守谦便在金堂县买了一座石山,准备打石头。要把桥修好,必须先找一个本事过硬的掌墨师。他在街头巷尾贴出的招工启事,一下子,前来应聘的人不断,但他挑来挑去,没有一个看上眼的。

一天,他来到一个采石场,一个头戴破草帽的老人坐在一个角落里打石头。他走近一看,这人手中的石头被打得平平整整。刘守谦心中一阵窃喜,“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能工巧匠了。”

这位叫曹福祥的老人立马被聘请为修三河大桥的掌墨师。他和刘守谦来到河头,看了又看,算了又算,决定在这里修一座高高的石拱桥。取“承官命、顺母意”的意思,刘守谦将这座桥取名为承顺桥。

新都区地名志办公室收藏的《成都市新都县卷》记载,最早的承顺桥有4个桥墩,5个洞子,浅红色的石质身,像一道彩虹横卧在马鞍河上。相传大桥建成后,道光皇帝还钦赐宝剑一口,作为镇桥之宝。

有了这座桥后,两岸百姓再也不用渡船了。由于石拱桥太高,行人走路还好,但对于推车、抬轿的人来说,十分吃力。这里便有了一首歌谣:“刘财神的银子多,平地修起个高坡坡,抬轿子的人骂得少,推车子的人骂得多。”

三河场除了承顺桥,还有一样东西很出名,那就是姜糖,其发明者是住在承顺桥边的马贵兴。

姜糖的诞生,是一次“美丽的意外”。当时,马贵兴以做琪玛糕为生,每天挑担转乡出售。一天,他遇到大雨,糕点被雨淋湿,没法卖了。回到家后,他将琪玛糕回炉,加入红糖和姜汁,一吃,味道竟然更好了。

其实,这一美食还应归功于时任川陕总督的岳钟琪。那一天,微服出访的他因大雨到庙中休息,刚好遇到了一脸愁容的马贵兴。问明原因后,他尝了一小口琪玛糕,发现这是用大麦粉和糖做的,缺少黏性,很容易散。于是,他建议马贵兴用糯米粉代替大麦粉。

这样一来,马贵兴的生意好了起来,他也给改良后的琪玛糕取了个新名:姜糖。之后,姜糖经过不断改进,越来越受欢迎,要买他的姜糖,必须要排队。

一日,岳钟琪上京述职,路过承顺桥,马贵兴一眼认出了他,立马捧上姜糖。岳钟琪尝后,专门为姜糖题写了“味正香醇”四个大字,并将马贵兴的姜糖带给京官们品尝。一时间,新都三河场的姜糖名噪京城。

华西都市报记者 吴冰清图由新都区地方志办公室提供

新闻推荐

金堂消防上门“问诊”效果显著:“闺女回家以为入错门”

查火患、重整治为了切实做好社区院落消防安全工作,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社会防火御火能力,从2015年到现在,短短一年时间以来,金堂县消防大队做了大量的工作:上门查找火灾隐患,敦促小区立即整...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三河承顺桥:书生发迹修石桥)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