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 郭晓鸣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目前的专业大户就是家庭农场的雏形。而家庭农场所提倡的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既能提高农业竞争力,解决农产品质量监管难题,又可以倒逼农民掌握和学习更多的专业技术,无论是对培养职业农民,还是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农村,都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与其他城市相比,成都发展家庭农场的基本条件更为完备。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不仅通过确权颁证,破解了土地流转难题,满足了家庭农场在对土地规模的要求,还借力现代农业发展,发掘了一批种植能手、专业大户;此外,对农村生产经营主体的塑造、发展等也积累了成熟经验。因此,无论是制度基础还是政策扶持等,成都都有其先天优势。
但当前农民的总体知识文化水平不高,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较低,资金要素和融资能力缺乏,仍是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瓶颈。在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融资条件等方面,政府应当尽快明确扶持和导向。
新闻推荐
为更好更快服务群众,成都民政探索“交叉式”工作方式——本报讯(记者黄泽君)3月6日,成都市机关小礼堂,2013年成都民政工作会议在这里举行。按以往的惯例,这场民政系统内部的工作会议,通常由区(市)县民政局...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