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记者 陈松
核心
提示
到医院看病是否属于消费?这一问题存在很多争议。有观点认为,我国医院分为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民营医院以营利为目的,患者去看病,属于消费;而公立医院则是事业性福利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能算消费。但也有观点认为,虽然公立医院不以营利为目的,也或多或少地存在收取患者费用,赚取一定利润以养活医院的行为,因此应当算作消费。
3·15特别行动
诚信企业宣言参与单位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杰士邦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成都红汇耳鼻喉医院
维美时尚医学美容
天使之翼医疗美容
圣贝国际牙科
悦好医学美容医院
成都医学院附属康桥眼科医院
成都博大泌尿外科医院
成都曙光生殖健康医院
不论算不算消费,也不论你是在公立医院还是在民营医院看病,或是到美容医院、美容院整形美容,或是到健身房去锻炼,或是买到假冒伪劣药品、保健品,影响到身体的健康,成都商报就坚决维护你的合法权益。在这一点上,我们也一直在行动。
针对患者看病问题,成都商报健康版2月底开展了“神秘访客”行动,对市内各大公立、民营医疗机构进行了一次“明察暗访”。维权小分队先后到省人民医院、川大华西医院等各大医院进行实地调查,为患者打探了那里是否存在挂号难、找专家难等问题,并告知了省人民医院、川大华西医院的挂号“秘籍”,受到读者朋友的好评。
与此同时,还开通了健康消费维权热线86613333-1,广泛征集患者所遭遇的医疗健康类消费不诚信案例。并坚决曝光了成都某医院设下治腋臭连环套,让消费者多掏4000余元的医疗欺诈行为;还对某连锁美容机构采取低折扣诱惑女性巨额现金办卡不退的坑害消费者行为进行了报道,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及警惕。
健康消费要健康,这不仅需要医疗健康机构严格自律,筑起行业道德底线,也需要广大消费者擦亮眼睛辨清伪善,才能避免落入陷阱。
在这里,我们再一次提醒亲爱的市民朋友,如遇到健康消费陷阱,请及时致电成都商报维权热线86613333—1,或@成都商报 @成都商报健康,我们将帮你维护合法权益。
健康消费常见陷阱
用严重后果恐吓患者;夸大疾病,或无中生有;过度治疗,给患者开大药方、大量输液;低价手术吸引患者,后以高价输液、辅助治疗手段等痛宰患者;冒充公立医院等。
美容类消费陷阱
用打折引诱消费者巨额现金办卡,办卡不退;不告知术后风险,出了问题不负责不解决;生活美容机构违规开展医学美容项目;医学美容医疗事故;美容机构采购假冒伪劣材料以次充好,高价出售等。
保健品类消费问题
宣传“疗效”;夸大效果;假冒伪劣;会议营销,打亲情牌,引诱老年人外出聚会,以销售高价保健品等。
新闻推荐
核心提示“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周末带着家人为自己的房子挑选一款适合的地板吧!因为这里有一个很好的选择———3·15升达地板“精挑细选,盛惠空前”大型促销活动就在本周末两天!参与单位升达诚信...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