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健康成都人才系列策划“寻找让我们骄傲的年轻医生”之一 陈志超:我为肩狂

来源:成都日报 2018-01-11 05:07   https://www.yybnet.net/

开栏语

韶华

——寻找让我们骄傲的年轻医生

从2017跨越到2018,“人才”,将是成都持续的热点。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和促进发展的核心,成都和国内其他城市一起,搅动起人才的竞争热潮。

吸引人才落户成都仅仅是一个方面,人才的自我培养更是重头。成都的医疗卫计系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吸引并培养人才。作为民生性最强的行业之一,对人才的强化,将让医疗卫生的综合实力不断得到提高,毋庸置疑将让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将目光聚焦到医院里的年轻医生身上。他们正值壮年,有思想、有干劲、有冲力、有坚持、有韧性,可以创造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因而他们是医院的后起之秀,也是未来的中流砥柱。

这些年轻的医生们,他们曾经或者正在经历怎样的故事?他们想做什么、在做什么或要达到什么?他们在奋发中有着怎样的挣扎、痛苦、彷徨和欣喜?

记录这群年轻医生的成长,就是在记录成都医疗卫生事业的成长,他们的点滴故事就是成都医疗卫生事业向前迈进时给时代留下的脚印。作为记录者,我们愿意努力地去保存下这些可贵的脚印,不让它们随着时间的流逝像风扫平雪地般踪迹无痕。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年轻医生的成长或成就,背后都有医院及管理机构那双扶持的手,我们记住那双手,但受篇幅所限不会过多去强调那双手。

如果你所在的医院有让人深受激励、深受感动、深受启发且值得铭记的年轻医生,那么,推荐给我们,对所记录的这些篇章,明年初,我们将积集成册,作为温暖的礼物,赠送给这些让人钦佩的人。

当肩痛群体仍在根深蒂固地与“肩周炎”纠缠不清时,陈志超和他的医护团队正艰难地让人们认识运动医学,渴望让庞大的病患群体得到精准施治,为此他以近乎固执的坚韧准备了近10年。

陈志超39岁,两鬓都有白发了。

作为一名年轻的运动医学专家,他正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一边是医术的精进让他可以很顺畅地解决肩、膝、踝等手术,但另一边,却是大众对运动医学认知的缺乏,庞大的病患群体难以找到准确的施治方式。

很多人认为,运动医学是为运动员或者运动伤服务的,所以当一些患者听说需要手术时,他们向陈志超投来质疑的目光:“我只是得了肩周炎,这也需要手术?”

医生与患者之间,好似隔着一面难以逾越的墙,已被淘汰的“肩周炎”诊断仍根深蒂固地植于患者心中,以至于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将运动医学独立成医学组的时候,作为专业组长,陈志超操心最多的事情是如何让大众认识“运动医学”。

在成都乃至四川,运动医学作为骨科的亚专业,其发展时间并不长,市一医院骨科是市级医院中唯一有这一亚专业的,在全川,这个亚专业也只有几个。为了做好这一专业,陈志超已准备了近10年。

10年前的预测

一名60岁的老太太来自内江,她走进陈志超的诊室时,表情上写满了焦虑与痛苦,“医生,我得的是肩周炎,痛两年多了,给我开点特效药嘛!”他已经习惯了患者口头上阐述的这种“肩周炎”诊断,所以耐着性子给他们讲肩周炎这种诊断已经被淘汰。

经过核磁共振检查,老太太所谓的“肩周炎”,被确诊为严重的肩袖损伤,肩袖上已经有裂口,而且筋已回缩了。陈志超采用关节镜为她实施了修复手术。几天后老人出院,一脸释然,“终于不痛了,可以睡安稳觉了。”陈志超很欣慰:又用专业征服了一名患者。

陈志超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的都是运动医学,2002年在四川省骨科医院实习时,他第一次接触关节镜,这种设备只需要打两个小孔,医生就可通过4毫米的镜子完成微创关节的微创手术,技术的变革让他感到新奇。但那时,关节镜主要是做膝关节的交叉韧带修复、踝关节韧带修复等,很多患者都是较为标准的运动性损伤。

当2006年毕业正式在医院成为一名骨科医生时,他发现,时代变了:社会老龄化日益加剧,以及长期伏案的上班族,大量人发生肩袖损伤、钙化性肌腱炎、冻结肩、肩峰撞击伤等疾病,加上中老年膝关节、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人群的增多,他预测,以微创手术为主的运动医学将是一个热点。

但那时,人们、包括很多医生在内并不认识或者重视运动医学,所以当他工作的首个医院要将他从骨科调去康复科做理疗时,他选择了离开,来到现在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技术上的“跟踪追击”

陈志超骨子里有一种近乎固执的坚韧,就想当名骨外科专家,理想树立绝不撒手。他一心想着关节镜,市一医院骨科2005年就有了关节镜,但使用并不充分,基本上用于游离体清理、滑膜切除等,“大材小用了!”他想来一次革新,于是在2009年向医院申请,去上海华山医院骨科进修关节镜。

技术上的“跟踪追击”就是此时呈现出来的。对于进修医生来说,因为待的时间短,基本不会真正让他们上手术。但陈志超在旁观全国知名骨科专家华英汇做手术时,却用脑子得到了机会。

那是在他进修了一个半月的时候,华英汇用关节镜做一台踝关节手术,供关节镜伸入的切口只有2—3毫米,可这名患者的切口内有阻挡,镜子较软,塞进不去。站在旁边的陈志超突发奇想,找来一个注射器的针帽,用刨笔刀轻轻转了一圈做成一个套管,把针帽插进患者切口,关节镜通过这个套管,轻松地抵达了手术部位。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华英汇发现这个小伙子会动脑子,此后有手术,都愿意让陈志超上台当助手。陈志超承认,3个月的进修时间并不能让自己掌握很多技术,“但视野被拓宽了,思路被打开了,手术的规范化让人终身受用。”

上海是先于国内其他地方进入老龄化的地方,就是在这里,陈志超发现,肩痛患者更多,关节镜在处理肩膀问题上,远比修复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还有作为。尽管回来后做了些手术,但他认为,掌握的现有技术仍不足以让自己成为一名运动医学专家。他继续寻找名师。

机会出现在2013年初于广州举办的一次学术会上。前来授课的有名扬亚洲的运动医学专家、香港运动医学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容树桓教授,课后,陈志超主动去留名片、要邮件地址,回来后就不断通过邮件去请教各种问题。但这不是陈志超想要,他希望能够跟随容树桓学习一段时间。

也是2013年,陈志超得知容树桓要参加于12月在北京举办的骨科年会,他早早写好一篇论文投过去,顺利获得参会机会,并在会后再次找到容树桓交流。之前不间断的邮件往来为他赢得了机会,容教授对这个好学的小伙子有印象,此时,他大胆提出了想去香港进修的想法。容教授答应了这个勤奋的年轻人的要求。在等候10个月后,2014年10月,陈志超赴香港进修3个月,除了当荣教授的助手,还参加了多次国际化的学术活动,视野再次开阔、技术再次提升。

手术室里的父亲印记

陈志超相信,机会往往是自己创造的,“不管多大的困难,如果你愿意去做,就会获得自信,就会达到目的。”

在被当成肩周炎治疗的患者中,有一部分是肩袖损伤,其中40%需要通过手术加以修复,所以陈志超一直想把肩袖损伤这块做起来。2012年夏天,中和场一名同样被其他医院诊断为“肩周炎”的女性患者找到陈志超,检查发现,她的肩袖已经撕裂了,最好的方式就是微创修补。那是他的第一台关节镜下手术,为此他足足准备了一周时间。

除了技术上的准备,还有设备上的准备。做肩的微创手术,需要一台牵引架将手臂吊起固定,但医院没有牵引架。“那时一台牵引架大约20—30万元,在没有或少有这类患者的情况下,医院是不可能买的。”陈志超决定自己做一个。他设计了一份图纸,去住家小区附近找电焊工,按照他的要求,电焊工用钢管、钢板为他制成了一个牵引架,与专业牵引架不同的是,这架简易的没有液压控制泵,而是手动调整高度,不过,对手术而言,完全可以用。就是在这个被他搬进手术室的自制牵引架的帮助下,他成功完成了第一例肩的微创手术。

其中有一个故事让人感到温情脉脉。牵引架需要有一根牢固的绳子用于吊手臂,牵引力5到6公斤即可。那年夏天,陈志超的父亲从湖北来成都看他,这个老农民特别会编织,他就让父亲用尼龙绳为他编了根很牢固的牵引绳。直到现在,那台自制牵引器仍在使用,而那根父亲编织的绳子依然在用。“亲情是很奇怪的,它能带给人力量,每次在手术室看到这根绳子,我就充满了动力。”

不过,这台伴随着陈志超技术成长的牵引架以及上面的绳子正面临着“退休”,因为医院已经重新采购了专业牵引架,“现在运动医学组每周有6到8台手术,自单列成医学组后,还有了自己的床位和医护团队。”

尽管如此,陈志超依然处于压力当中,在发展运动医学这个亚专业上,医院和科室给了他很大支持,“我必须把事情做好,我们组的医护团队,都希望成为推动成都市运动医学发展的人。”本报记者 邓晓洪

新闻推荐

全民联动 春联迎春过大年 即日起,向成都市民征集春联作品

成都商报讯(记者谢礼恒)“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写春联、贴春联是迎接新年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春节将至,为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传统节庆节日,营造良好节日氛围,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母亲的孔干饭2018-01-11 03:19
评论:(健康成都人才系列策划“寻找让我们骄傲的年轻医生”之一 陈志超:我为肩狂)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