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共话我的五年期盼”集中展示继续进行,大家围绕“绿色”这一关键词畅想着未来的幸福生活。
“希望城市能少一些雾霾、污染。”“希望城市有更多的绿色空间。”“市民应该从我做起,多使用绿色公交。”……在大家的期盼中,不仅对未来的城市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绿色期望,也对我们身体力行的绿色发展提出了建议。一个个城市未来生活的“绿色蓝图”被逐一勾勒。而对于市民的这些期盼,成都市相关部门也进行了积极回应。
背后故事
老院落变花海
愿意长居不搬离
我的五年期盼是希望我们居住的小区环境更加漂亮,功能更加完善,邻里之间更加和谐,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每一位居住在这里的居民,都像一家人一样幸福生活。
——肖家河东三巷1号院院委会主任宁秀兰
走进位于肖家河东三巷的1号院,院子里盛开的樱桃花,格外引人注目,微风拂来,花瓣随风飘落,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而这里却是一个只有4个单元54户人家的老院落,虽然不大,但一切井井有条,焕发新的生机。
“去年3月,这里的改造正式启动,6月,整个改造工程就基本完工了。”宁秀兰骄傲地给记者介绍着她的“新”家,“我的同学到这里来耍,都怀疑是走错了!真的完全大变样!”
外墙粉刷、楼梯间改造、停车位划定、绿化重建……在这次老旧院落改造中,这个小院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宁秀兰告诉记者,改造前她儿子也曾提议搬家,但如今已经舍不得这里了,“离开这个院子摆龙门阵的人都找不到,而且这里的生活又方便,邻里之间又和谐,大家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我不愿意搬家!”
而在这里生活的宁秀兰,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这个院子的院委会主任,她向记者介绍说:“院委会是2011年成立的,考虑到这里老人多,有个组织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而且院委会在小区改造的时候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征集居民意见,和设计公司一起修改院落改造方案,让我们院子的改造顺利推进。”宁秀兰说,改造后,院子里的大小事,居民都可以找我们院委会帮忙,大家就像一个家庭一样,生活和睦。
背后故事
乘着政策东风
新能源汽车销量越来越大
我的五年期盼是,希望国家能够出台更多优惠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也希望我们的新能源汽车能有更大的销量,明年能够突破万辆大关,甚至更多。
——成都雅骏新能源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永军
“最近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情况非常好。”范永军告诉记者,仅在今年1月份,销量就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9倍。旺盛的消费需求,让销售人员应接不暇,有时候他不得不亲自出马。上个月,为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国家又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五大措施,以结构优化推动绿色发展。“这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更大活力。”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有利于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也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正成为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发展新经济的重要内容。“在两会上,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成为许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范永军表示,他还注意到,有些委员建议新能源汽车应成为国家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让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两年前,范永军从深圳来到成都,一心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辛勤的付出,也换来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大幅增长。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从2014年的100多台,到2015年的1000多台,其中成都地区就销售了900多台。“今年有望超过3000台。”范永军信心满满地说。(成都雅骏新能源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背后故事
带着学生调研 见证成都植绿
我的未来五年期盼是,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让我们共同生活的城市更加宜人宜居。
——成都树德中学高中物理教师周晓
采集水样、对比试验、提出建议、撰写报告……不久前,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树德中学的高一学生对身边的河道水环境进行了调研。“‘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学生对于生态环境方面的课外调研非常积极,通过一系列的实地调研,学生也越来越明白人与地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成都树德中学高中物理教师周晓与学生们共同的课堂,不仅在学校中,在城市生活的绿地上,还在与城市绿色发展息息相关的河流旁。
“现在的地理课程设置和教育理念都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也不再是单向地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身边的地理环境中,去了解、思考生态环境的变化,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针对成都城市绿地建设、生态旅游、水环境治理等课题,融入到城市生态环境中,实地调研,真正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周晓为记者介绍了学生们对成都市光华大道周边绿地建设的调研情况,学生们通过对绿地面积的规划,以及周边住房的楼间距等指标进行对比调查,并结合调查区域的绿地生态环境的历史变化,得出结论,“不管是光华大道片区,还是其他区域,总的来说,从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成都的绿地建设得非常不错。”
共同期盼
成都市建筑材料行业协会会长郭克真:
传统建材行业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对节能环保的需求,亟须转型升级。未来,绿色建筑产业将成为重点发展的方向,尤其是企业根据建筑工业化的需要,不断创新产品,提升产品质量,才能在行业竞争中取得更大的优势。
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有治:
公司开发的密封胶产品,是非常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公司将以世界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开拓全球市场,朝着实现“有机硅材料国际知名品牌”的愿景大步迈进!
成都红星再生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雷:
随着人们环保理念的提升,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希望能够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更大活力。
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成都教学中心招生主任王景瑞:
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公交出行,也希望相关部门继续加大公交的投入力度,提供更多元的公共交通出行选择,把成都打造成为一个绿色出行的公交都市。
家住新鸿路市民黄静:
希望每天走出家门都能有花花草草可看,我们的城市能少一些雾霾、污染。希望城区的“绿”,一年四季常在。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吴丽:
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最关注的就是城市的环境问题了。我非常希望看到我们城市的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好。植树节快到了,我正在呼吁同学朋友去种棵树。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工作人员康钦勇:
希望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更好地创新、拓展和规范成都市的全民义务植树工作,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家住双林路市民高昌寿:
我每天都会去公园逛,发现深秋入冬的时候,有些树木花草变得枯黄,对于前来游玩的市民来说是一件憾事。希望能适当增加秋冬季节常绿的花草树木。
成都环保产业协会会长朱建平:
目前,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在金堂聚集发展。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环保节能产品出现,环保产业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为成都市治理污染作出贡献。
家住高新区市民朱培琳:
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空气质量,我希望未来我们的空气污染治理力度能够加大,真正让城市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好,让成都每天都能够看到蓝天。
家住锦江区狮子山街道市民王清蓉:
希望我们的城市未来五年秩序更井然,环境更优美,更加宜人宜居,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更高,更希望我们大家共建共享城市的美好。
成都绿洋环保科技公司吕松:
我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落实建筑废弃物处理责任制,鼓励因地制宜使用建筑废弃物生产墙体材料等建材。
家住天祥街30号市民徐业承:
环境保护利国利民,希望中心城区结合城区改造,创建合适的建筑废弃物分类处理和再生利用模式。
成都市劳动模范、成都市河道管理处职工张仲秋:
希望成都的水环境更加优美,人人都参与爱护河道水环境,让河水黑臭现象消除,河面上的垃圾也越来越少,共建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河景。
锦城湖夜跑爱好者王佳:
希望环城生态区建设得越来越好,让成都有更多像锦城湖这样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适合夜跑的好去处,为市民营造出绿水青山的宜人生态环境。
成都市河道管理处小流域监管站职工卿海:
希望成都市深入实施“水十条”,多措并举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对全域河流水系进行综合治理,优化千年水网,建设活水成都,使河道清水长流。
成都尚品文化传播公司周妮:
很喜欢锦城湖、东湖等“城市翡翠”,希望成都有更多这种大面积而且免费的绿色空间。
部门回应
市经信委:
今年深入实施14个产业发展年度推进计划
“今年,成都市将深入实施《成都制造2025规划》14个产业发展年度推进计划。”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成都市加快发展的产业,将进一步落实国家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政府引导,积极培育市场,加快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和配套服务业。在高端装备领域,进一步强化清洁生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突出发展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效节能机电等节能装备,循环水再利用、脱硫脱硝、汽车尾气净化、PM2.5颗粒物监测等环保设备的生产制造。在关键技术领域,促进伺服电机永磁高效节能、直流输电等节能关键技术,城市河道黑臭治理、饮用水微生物生化处理等环保关键技术的研发利用。
市城管委:
抓好200个村容村貌薄弱村环境治理
今年成都将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提升环卫作业精细化水平。同时,持续开展“两乱”专项治理、道路清洗除尘“本色行动”、设备设施容貌专项整治,持续开展不规范招牌、违法户外广告专项治理;在市容秩序方面加强管控,扩大“严管区、管控区、规范区”试点范围;梳理环境“脏乱差”突出问题和易发区域,深化专项治理,扎实抓好200个村容村貌薄弱村环境治理;抓好城郊结合部环境攻坚行动,以交通场站及周边、校园及周边、市场及周边等人口密集场所为重点,全面推进全市域环境面貌治理的常态长效。
市环保局:
重拳出击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
重拳出击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的“三大战役”,将成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城市绿色发展的重点。
在大气污染治理上,成都市将推进重点企业脱硫、脱硝、除尘,整治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推进“禁燃区”外锅炉达标治理,郊区市县建成区内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累计淘汰75%;继续强化扬尘污染控制,严控机动车排气污染。在水环境治理上,成都市将以沱江和岷江内江流域为重点,加强综合整治,防治水体污染。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成都市将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出台成都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加快构建土壤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
市水务局:
深入开展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
“为让清清河水常伴市民身边,成都市将继续巩固城乡水环境三年治理成果,深入开展中心城区下河排水口,徐堰河、柏条河流域下河排水口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启动新都、郫县农村污水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据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将强化已治理河渠日常管护,加大断面水质监测超标扣缴力度,加强巡查,杜绝日常排污,逐步健全城乡水环境长效常态管理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成都市启动中心城区排水管网专项规划编制和排水深隧系统规划研究工作,并结合排水管网普查结果加快实施病害管网整治工作。
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
今年成都市将打造20条花树街道
“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成都市将利用适宜的自然条件,传承花卉历史源流,集中化、特色化、多样化地推进‘增花添彩\’。”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成都市将打造20条花树街道,将根据中心城区的绿地空间结构、现状特点、环境条件、历史文化背景,优化布局,重点提升。在中心城区特色区域,如特色街区、特色街巷、历史文化节点、公园广场、城市出入口、重要骨干交通节点、重要景观节点等对城市景观风貌有较大影响的重点地段、节点,集中化、规模化地增花添彩。
本报记者 李凌翌 胡清 杨彩华 袁弘 王琳黎
新闻推荐
由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和香港卫视联合打造的综合类专题栏目《西望成都》3月19日推出第52期节目。本期节目关注一个城市独特的文化标志——博物馆。近年来,成都的博物馆发展迅...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