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阡陌交错纵横,田间地头苗木成荫,林盘院落错落有致……这是记者在万春镇和林村看到的新农村画卷。
来到村民易素清家的二层小楼,只见房屋内外修缮一新,屋内有宽敞明亮的客厅、洁净漂亮的厕所、体面精致的室内装修;屋外有美观实用的琉璃瓦、四通八达的水泥步道、连绵成片的景观稻田……她说:“过去总嫌自己居住的环境老土,现在美得连城里人都羡慕,简直跟做梦一样!”
2015年,温江区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总要求,打造7个“三美”活动市级示范村,20个“三美”区级示范村,一个个幸福美丽“三美”示范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托起了村民的幸福生活。
环境变了样
配套管理要跟上
而在距离易素清几十公里外的张玉秋一家,也因为“三美”示范村的建设享受到了这样的幸福生活。年过半百的张玉秋是涌泉街道双堰社区2组村民,因为村里发展起了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她和邻居家的旧房子也换了新颜,出门有了平整的水泥路,晚上还可以到广场上和大家一起跳坝坝舞。
“大家的房子漂漂亮亮的,村里干干净净的,出门不用沾泥,大家高兴得很,我也算享福了!”张玉秋对记者说着,幸福写在她的脸上。
环境变美了,房子变好了,如何让它一直美下去,好下去?
在永宁镇天王社区4组,记者遇到了村民张能超,他正在义务帮助小区修剪绿化带。自从搬进了新居之后,为小区做绿化成了张能超经常性的工作。除此之外,张能超还积极向社区居民宣传环保意识,形成《文明公约》,通过不懈努力,大家慢慢养成了公共环境大家维护的习惯,小区每天都是清洁整齐的面貌。据了解,该社区是温江市级“三美”示范村创建中居民户数最多的一个社区,注重服务和管理对于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农旅结合
走上乡村旅游新路子
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生态资源和乡村风貌合理布局产业及基础设施,各个“三美”示范村顺理成章走上乡村旅游的路子。近几日,记者走访了好几个成为新景点的“三美”示范村,正是一步一景,美得冒泡。
记者在万春镇的幸福田园看到,即使不是周末,这里仍然有三三两两的游人,不少游客站在人工湿地的拱桥上拍照留影。据介绍,幸福村是成都市“小组生微”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示范项目,打造初就以“体验式旅游度假村落”为定位。说起这里的旅游产业盛况,幸福村村支书郭建平言语里透着自豪:“这里经常有市内外的游客来此休闲、骑游绿道,附近的几个农家乐常常爆满,村民的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和盛镇土桥村在建设“三美”示范村的过程中,谋划兴建2000亩的紫薇公园。记者在土桥村的紫薇林里看到,林间小道已经成型,即使是冬日里,大红紫薇仍然花开枝头,紫薇公园的魅力初显。
不甘落后的还有寿安镇天星村。走进天星村,一眼万顷的花木、形状各异的编艺令人赏心悦目。天星村村干部告诉记者,该村正在积极建设植物编艺公园,项目一期已完成200多亩核心区和37个种植大户的产业结构调整,并带动55家农户意向签约。
习修鹏 本报记者 李娟 文/图
新闻推荐
干净、整洁、有纪律……昨日,记者走进温江区公平派出所,警车整齐停放,这里的民警们,也散发出一种良好的精神面貌。他们的“领头人”所长陈晓林今年43岁,上任7年来,他以近乎“严苛”的管理方式,让派出所...
温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温江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