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馥娴
为了有效缓解城区就学紧张的压力,实现小学生就近入学,2017年,市、区两级政府投资2000余万元在主城区月亮湖畔新建了一所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的现代化小学——贵池区人民路小学,主要吸纳主城区“人民路以南——齐山大道以东—-九华山大道以西北”片区的孩子就近读书。该校依托城关小学引领办学,与城关小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行两校统一教育管理,校园文化特色各有千秋的发展模式。记者日前探访发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人民路小学在挖掘学校内涵、创建学校特色、提升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不但有效缓解了主城区就学紧张的压力,而且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肯定和认可。
记者日前走进人民路小学,发现这个校园以现代大气的建筑、清新优雅的格局令人耳目一新。校内各项设施完备,功能教室一应俱全。 优雅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浓郁的学习氛围,给孩子们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各种社团活动的开展也满足了他们业余发展兴趣的需求。在这个10000 多平方米的校园里,50多名教职员工正带领着800多名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孩子们在这么漂亮、现代化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我们感到非常欣慰!”一位家长说。
教育教研促业务成长
据介绍,在城关小学的引领下,学校在建校之初就确立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和“打造自然学校”的办学目标,初步构建了以办学理念统领学校课程建设的特色学校建设模式,尝试把学校文化理念融入学校课程和课堂教学之中,努力形成基于学校文化体系的学校课程体系和特色教学体系。近两年来,学校以办学理念为风向标,立足实际,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不断探索。
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该校非常重视教学和教研工作。每学期,学校开展期初、期中、期末三次教学常规检查,对各学科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案的编写、作业的批改等做具体的指导与检查,并针对检查情况及时通报总结。同时,为促进“新”教师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提高业务水平,教导处先安排骨干教师率先上示范课,结合示范课开展了新课程培训,随后分阶段进行教学探讨。通过这一系列的校本教研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全体教师业务成长。
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的最佳途径之一。该校申报的两个市级课题《小学古诗词吟唱与自然融合的实践研究》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的实践研究》均顺利开题。课题组围绕阶段目标,扎实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活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此外,学校还承办了贵池区北片教研联盟第一次教学研讨活动,借此平台围绕课题研究中的古诗词教学进行了专题研讨。通过“抓教学,促教研”的办法,提升了学校校本教研的质量,取得了出色的教学科研成果;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在池州市第二届科技创新比赛和贵池区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中,该校多名学生荣获等级奖,其中梅子轩同学获市一等奖,省三等奖。 2018年5月,学校被评为“池州市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同年,学校获评贵池区文明单位,学校少先大队荣获贵池区优秀少先大队。
素质教育促雏鹰起飞
每当大课间跑操音乐响起,在人民路小学的操场上,同学们踩着动感的节拍,在阳光下奔跑。校园五禽戏开始了,同学们衣袂飘飘,在古韵悠扬的乐曲中,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形态,运气调息,形神兼备,与自然共舞,与万物同生。跳完五禽戏,同学们又甩起手中的彩绳跳起来,五颜六色的跳绳犹如条条彩龙在飞舞,引得教师们也不禁加入到学生的跳绳行列中来。操场上,快乐飞扬。
建校以来,该校积极探索,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本着“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的目标,开齐开足体育课,并开展大课间特色活动——跑操+五禽戏+跳绳。此外,学校组建了校园足球队。在贵池区足球联赛上,汗水和勋章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在第二届校园足球赛中,学校有215名同学参加了比赛。此外,学校成立了悦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武术、球类、体操、轮滑、手工、演唱等多样社团活动的开展也给校园带来无穷活力。
希望的种子播下了,只要精心去浇灌,去栽培,就能结出丰硕的果实。2018年5月,学校全体师生到月亮湖湿地广场进行校园五禽戏展演,反响热烈;2018年9月,学校邀请世界花样跳绳冠军进校园表演,更是在全校上下掀起了跳绳热潮。在全市第三届中小学跳绳比赛中,人民路小学跳绳队崭露头角,共获得五项团体奖,九项个人奖。同年,该校周奎老师荣获“全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此,该校开展了拼音扫读、速算、美文诵读、书法、趣味数学、诗词积累等趣味竞赛,激发他们对拼音、朗读、写字、计算和趣味数学的兴趣,各班级还围绕“启程悦读”开展了各具特色的读书活动。在教室里的图书角,书香馥郁。一张张精致的读书卡片,一本本读书笔记,搭起了一层层五彩缤纷的阶梯,牵引着孩子们迈入知识的殿堂。
自然教育促健康成长
美丽的月亮湖湿地公园与人民路小学仅一路之隔。依托地域优势,该校把自然教育作为学校特色着力打造,学校文化建设以此创建,各项自然教育课程也陆续展开。
为了打造绿色氛围,让孩子们坐在教室里也能感受到自然的气息,2018年暑期,该校投入20余万元用于校园文化建设,投入9万余元采购爬藤月季安放于每层教室外面走廊。并且,将自然确定为该校的校本课程,近20位教师在每周五常态化进行自然教育走班教学,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科学、节气等,保证每个学生每周都能享受一节不同主题的自然教育课。
在普及的基础上,该校还注重重点培养部分对自然教育格外感兴趣的同学,聘请专家和专业人士,通过一系列校内外自然实践课程的开展,引导他们带动更多同学关注自然,学会观察,热爱生活。在校园内,老师不但带领孩子们开展校内自然实践课程“24节气自然笔记”“手帕上的大自然”“我与植物共成长”“花艺与生活”“小农人”果蔬种植,还邀请家长参与体验拓印的乐趣,共享欢趣自然;“自然大讲坛”科普讲座上,学校邀请各类专家给孩子们讲各种有关自然的故事。在校园外,人民路小学的科考队员们在专家的带领下走进月亮湖湿地,认识湿地植物,做自然笔记,写观察所得,绘主题手抄报…… 记者了解到,月亮湖湿地调查与保护活动的开展已常态化,2018年荣获安徽省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自然是最好的学校。人民路小学丰富多彩的自然教育特色课程,给孩子们搭建了一个个自我展示的舞台,促进了孩子们的快乐成长。
采访结束时,杨文清校长告诉记者,人民路小学全体师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童心相伴,与梦想同行!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胡海)为提升广大村医获得感,进一步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贵池区对退出村医生活补助标准进行调整。新标准从2019...
池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池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