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何霞)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在池州市,有这样一家钢铁企业,通过大手笔投资实施全方位技术改造,以实际行动践行清洁生产、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的企业理念。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池州高新区前江产业园的贵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内,新建的8万平方米厂房内,十几名外籍工程师正在主持对超高功率电弧炉、LF精炼炉等主体设备调试,这一80万吨钢铁短流程技改项目预计4月底正式投入生产。届时,采用“超高功率电炉-炉外精炼-连铸-棒材生产线”的短流程生产工艺,将全面提升公司产品质量与产能利用率,优化产品结构,预计全年新增产值22亿元。
贵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贵池区2007年引进的一家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4.85亿元,2008年整体搬迁至前江工业园区,具备年炼钢100万吨、轧钢100万吨和15万吨深加工特种钢生产能力。主要产品为特种钢材和高强度抗震建筑用钢,远销皖、苏、沪、浙、赣、鄂、湘、渝等地。
为提升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着力解决钢材市场供给侧矛盾,2017年初,该公司向贵池区政府编报了炼钢系统技术改造计划:公司自筹资金6亿元,计划先行对现有炼钢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在不突破现有产能的基础上,厂内异地再建8万平方米厂房,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技术水平的超高功率电炉1台、90吨LF精炼炉1座、R9m6机6流弧型方坯连铸机1台。该技改获批报备实施后,现有生产设施局部停产、淘汰,逐步发展生产优棒材。届时吨钢能耗大幅下降,年预计节约2.2万吨标准煤。
当前,实现绿色发展已经成为钢铁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为提升节能减排水平,在转型升级中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该公司注重在生产各环节实施全程污染防治,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并按照“三同时”建设原则,投资1.6亿元建成了先进的环保治理设施,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97%,废渣100%回收利用。所有排放口末端,都安装了在线监控检测系统,实行全国联网,24小时接受公众监督,有效地控制了项目污染物排放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技术改革和科技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不断加大技改力度,促进转型升级,才能让企业在新形势下更好地生存发展。今后,公司将继续在技改上下功夫,不断增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有效促进生产加工提质提效。
技改创新在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效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特别是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过程中,贵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一个缩影。据了解,近年来池州市工业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技改投资占工业总投资的60%以上,设备投资占到总投资的35%。一批新进设备和先进生产线的装备,使得全市规上工业装备水平、工艺技能得以大幅度提升。今年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胡海)学生资助是促进教育公平、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贵池区不断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今年春季学...
池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池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