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和“三月三”长假,我携家人回老家给祖宗扫墓,当扫完墓回到村西头古榕树下的时候,一个童趣十足的场景映入了我的眼帘。两个小孩蹲在地上,用粉笔在水泥地板上聚精会神地进行默写古诗比赛。写毕,互相检查,个个都说对方写错自己没错,各持己见,争论不休。
这时,儿童甲的父亲赶来制止,同时指着悄无声息站在他们身后的我,说:“你们都不要吵了,谁对谁错问这位白头发爷爷就清楚了。”“他又不是我们的老师,他懂吗?”两小孩抬起头用审视的目光瞅着我说。儿童甲父亲瓮声瓮气地说:“他不是你们老师,但他是你们老师的老师呀,还不赶快请教?”孩子们将信将疑,请我为他评判正误。我被故乡孩子们天真幼稚的性格和勤学好问的精神所打动,同时为使他对诗歌印象更加深刻,启发他们自己知错自己改正,我便艰难地蹲下身子,用粉笔工工整整地写下杜牧的绝句《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然后由孩子们各自对照自己的默写,自己进行纠错。儿童甲把“请问酒家何处有”改正为“借问酒家何处有。”儿童乙把“牧童遥指杳花村”改正为“牧童遥指杏花村。”认错的孩子分别扯着我的左右手,硬缠着我给他们讲明诗意。
我这一辈子欠家乡孩子实在太多太多,这次绝对不能再让他们失望了。于是我把诗歌作者杜牧的生平及其在唐诗中的地位,他在池州担任刺史时清明节回故乡扫墓,路上恰遇绵绵细雨,又冷又饿又渴,想找一个酒店歇歇脚、避避雨、喝喝酒,以驱散身体的疲惫和心中的愁绪,牧童以无声的手势回答诗人的“借问”,指向蒙蒙细雨中远处杏花掩映的美丽村庄等等,一一作了解读。
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儿童乙突然向我提问:“爷爷,杜牧为什么不向大人而是向小孩打探酒家呢?”我毫无思想准备,竟然一时语塞了。“因为大人经常说假话骗人而小孩不会说假话,所以杜牧问小孩而不问大人,这点都不懂,真笨!”甲如是说。听了这话我哭笑不得,在场的几个大人显得很不高兴。甲的父亲扬起大手想扇儿子的耳光,我赶忙制止说学习就要善于思考,多动脑子,甚至要刨根问底,才能巩固知识。我不但不责怪儿童甲,反而抚摸他的头安慰说,你说的也有一些道理,说假话肯定不对,但是大人为了爱护孩子同时又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只能用假话哄孩子。比如,你们经常背着大人去河里游水,大人会说河里有水鬼啦,你们上山爬树摘野果钻山洞,大人会说山里有野人等等。这些都是担忧你们溺水身亡或者摔伤身子而编造的善意谎言,与恶意骗人有本质上的区别,你们要理解大人们的良苦用心哦。气氛终于缓和了,我开始正式回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杜诗中之所以写牧童回答“借问”,有两种可能:一是男大人们趁雨天修理农具迎接春耕;妇女们纺纱织布、缝补衣服,野外只有牧牛的孩子;另一种可能是杜牧遣词的一种艺术技巧。因为用“牧童”能够让读者联想到牧歌短笛,芳草青青,鱼跃蝉鸣等浪漫生活情调,更有诗情画意。李白《把酒问月》中有:“青天有月来几时?”。如杜甫《后出塞》中的“借问大将谁?”李煜《虞美人》有:“问君能有几多愁?”苏轼《水调歌头》有:“明月几时有?”毛泽东《送瘟神》中的“借问瘟君欲何往?”等等,都是古今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听了我的解答,两个孩子同时向我投来敬佩的眼光,说:“你是谁?有那么多学问。”
“你是谁?”问得我面红耳赤,因为我没有传承好故乡人好学尚德,耕读齐家,诗书传世的传统美德,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我感到心生愧疚。1972年,我离开家乡到遥远的异地去工作,算来已有46个年头了,期间偶尔回过几次老家,然而都是来去匆匆,很少出门,50岁以下的家乡亲人都不认识几个,心中五味杂陈。啊,“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正当我沉浸在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之时,两个孩子已跑到池塘边玩起了打水漂的游戏,那样的天真,那样的活泼,那样的可爱!
好动,是小孩的天性;纯真,是小孩的人性。有时他们看似天真的举动却富有深刻的哲理,有时他们纯真的言语却让大人难以理喻,有时他们浪漫的生活情趣却能给人予无穷的乐趣。因此,古诗中常常出现妙趣横生的童趣场景。这方面造诣较深的,非南宋诗人杨万里莫属。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为官36年,政绩颇丰。在诗词方面,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虽一生为官,但却视仕宦富贵如敝履,随时准备唾弃,晚年他“乞祠禄而归。”归隐乡间后为消遣心中郁闷,经常注意观察村童们的生活,写下了不少语言朴实童趣横生的美丽诗篇。现抄录几首,由广大老年读者自品自悟,自个偷乐。
《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其二):“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掏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却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寓于诗中的孩子们童真与可爱跃然纸上,尽情玩耍而自得其乐,年纪幼小而不乏智慧,新奇美妙而耐人寻味。
末了,奉劝同辈诸翁,退休居家沉闷无聊孤独难耐的时候,不妨多去关注稚童的言谈举止,那里有我们童年的美好记忆,有享用不尽的生活乐趣,有返老还童的免费良方,还有新时代的人生寄托!
新闻推荐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的重要软实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市委市政府为什么反复强调优化营商环境?毋庸...
池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池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