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以前苦于没有致富技术,一直找不到合适岗位,现在通过劳动技能培训,我顺利找到了挣钱的门路,收入也很不错!”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严家宏通过操作培训,目前已在凤阳县小岗面业公司上班,月工资拿到1200元。这是凤阳县转移农村剩余劳力的一个缩影。而今年以来,像严家宏一样,凤阳县新增城镇就业10000多人,人均月收入在800元以上。
凤阳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县围绕“富民强县,城乡统筹”的目标,一是加大输出力度,引导农民向县外转移。县里成立了劳动就业训练中心,有针对性地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和下岗职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实现了“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初步形成了浙江宁波地区以交通运输行业为主,广东东莞地区以电子加工、制鞋、制衣行业为主,上海昆山地区以养殖种植业为主,江苏南京地区以建材加工销售为主,北京地区以家政服务为主的“五大劳务输出基地”,在十几个沿海大中城市建立了三十多个劳动力转移集中点,全县年均劳务输出16万人次以上,实现劳务收入15亿元以上。
二是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在城市建设上,大力推进新城开发、老城改造和工业园区开发,吸纳农民进城经商、务工。在小城镇建设上,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对乡村集镇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行规划设计,引导人口和资源向城镇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小区集中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该县因金融危机返乡的农民工中,有1300余名受政府和金融部门支持创办了工厂企业、工商个体、种养项目1300多个,实现二次创业,安排了近5000名返乡农民工就业。
三是民营经济带动,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县里以二三产业特别是“千亿元硅(玻璃)产业”和旅游业为重点,实现农民工向工人的转变,实现“就业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方”。(马顺龙)
新闻推荐
“地下烟厂”夫妻档 非法经营受刑罚
凤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