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强者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凤阳县枣巷镇的徐德正。
11年前的一次意外差点夺去徐德正的生命,当从死神身边转身后却落下高位截瘫。面对残酷的现实,他凭借难以想象的人生信条和毅力,找回活下去的勇气和自信,坐在轮椅上,用双手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四月的阳光煦暖。在枣巷镇沿街的一间家电维修店里,徐德正坐在轮椅一边修理电视机,一边热情地与顾客招呼,满脸的笑容如室外的阳光一样温暖而灿烂。
徐德正在家里排行老小,从小就格外听话懂事,除了用功学习,还经常帮着母亲料理家务,深得父母和哥哥们的喜爱。天有不测风云,2000年的一天,当时23岁的徐德正正在浙江的一家建筑工地的三楼施工,突然,脚下一滑,人从7米高的楼上跌落下去。在昏迷了几个昼夜后,他被诊断为下肢高位截瘫。醒来后,在得知自己的下半辈子要在床上度过时,徐德正有了轻生的念头,几次自杀幸好被家人及时发现。在浙江抢救、医治了29天后,徐德正被家人接回了老家枣巷镇,接受当地医生的医治,但是因为本地的医疗条件差,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依然没有任何好转,徐德正当时感觉自己正慢慢地接近死亡的边缘……
整天守着卧在床上的徐德正的全家人心急如焚,只要听到一丁点儿有关哪个地方能治疗截瘫方面的消息,总会想尽一切办法找上门去。半年后一天,徐德正家在外地工作的亲戚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瘫痪专科有这方面的经验,徐德正全家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后,全家人陪着徐德正到哈尔滨医治。
整整1年的时间在异乡苦苦求医的煎熬,却没有换来预想中的喜悦,徐德正胸部以下部分依旧没有任何知觉。已经相爱了6年的女友在得知徐德正这一消息后,每天以泪洗面。徐德正被送回家后,女朋友每天都来到徐德正的家照顾他,而徐德正却做出了分手的决定。他说,爱她,就要学会放手。
带着失望和疲惫从哈尔滨医院返回家中后,全家人对徐德正的未来生活充满了担忧,但家人对徐德正的爱却从未放弃过。为了积累医药费,全家人将近两年时间没有添置一件新衣服,700多个日子里,饭桌上也少见荤腥。
徐德正的四哥,因为给弟弟治病,耽误了结婚,他把自己成家的钱给了弟弟治病用;徐德正每天十几次的翻身、清洗,全都由父母及哥哥承担。徐德正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晃几年过去了,徐德正开始着急了,“瘫痪了,总比死去要好得多。腿脚不能用了,但我还有手能动啊。”于是,他决定学习家电维修,自食其力。
凤阳县残联在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联系家电维修培训学校,并把徐德正送到了合肥的一所家电维修学校。由于长期卧床,开始去学习时徐德正一坐起来就头晕、胸闷,大概过了几个月后,身体感觉才慢慢好一些,能连续坐上2个小时。
徐德正非常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凭借常人难以忍受的煎熬,徐德正学成归来后决定用自己学到的技术自己创业。刚开始,他在离县城30多公里的农村老家搞家电维修。很多人看他是残疾人,对他的技术质疑,找他修家电的人很少,偶尔有人拿着有小毛病的家电找他修理,为了不辜负乡亲们的信任和期望,凡是乡亲们送来的电视机、录音机等电器,他都想方设法早早修好。不管春夏秋冬,他总是一个人在那间并不宽敞的小屋里搞维修。几年下来,徐德正因干活细致,服务态度好,赢得许多人的认可。很快,徐德正成了这一带的家电“维修师”。
天道酬勤,男儿当自强。回想起自己的过去徐德正爽朗一笑:“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只要有志向,一样能闯出一片天地来。”
新闻推荐
热心借款于人 原来另有隐衷
凤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