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一大片——凤阳县加强道德模范引导工程建设纪实本报通讯员 马顺龙 郭如亮
日前,凤阳县启动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拟评选表彰“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教书育人模范”“医德医风模范”7个类型的道德模范。近年来,该县扎实推进模范引导工程建设,着力营造“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道德连锁效应,引导着群众走向高尚、文明。
“小人物”引领道德建设
树立并弘扬身边“好人”榜样的力量,这是该县进行全民思想道德建设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多年来,该县每年都要对各地涌现出来的“好公婆”“好媳妇”等“好人”进行评选表彰,一批批先进典型在各乡镇、社区群众的推举中被树立起来。该县在推选候选人伊始,就广泛发动群众挖掘身边的凡人善举,邀请百姓推荐“好邻居”、“好母亲”、“好媳妇”、“好学生”等身边的感人故事。2009年8月份该县启动了“全县首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最后产生9名首届凤阳县道德模范。9名道德模范为鼓乡儿女讲述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盲人企业家水巨洋,身残志坚,致富不忘党的恩情,在过去的19年里连续为贫困户、残疾人、孤儿、灾区等捐款捐物上百万元,用勤劳、执著、奉献、博爱书写着灿烂人生。在县关工委开展的爱心助学活动中,自2005年起,红心镇梅市中学13岁的学生曾一凡每年将自己攒起来的零花钱自愿捐给“爱心助学工程”,5年累计捐款392元。
孝老敬亲“明星”受追捧
板桥镇安乐村村民马来学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多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婆婆和体弱多病的公公,培养两个孩子上学,夫妻和睦,共同操持着贫困的家庭。府城镇居民蔡善翠家里8口人,几十年来,蔡善翠常年精心伺候瘫痪在床的老人、关爱患病的丈夫、疼爱残疾的孩子,在周围邻居中传为佳话……他们被大家形象地称之为“孝星”。眼下,在凤阳县,孝老敬亲已成为全县群众的时尚追求。
这一切都缘自于该县许多乡村、社区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及文明新风示范户活动,许多农户之间相互展开为老人添新衣、替老人搞大扫除、帮老人洗澡、陪老人吃团圆饭、倾听老人谈心、给远在他乡的老人打问候电话等敬老爱老活动。该县切实发挥“孝老敬亲”模范在乡村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县积极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专门设立了“孝老敬亲” 推荐评选;该县每年组织多种形式的爱老助老主题活动,走访慰问离退休人员、关爱孤寡病残老人,大力弘扬孝文化,让尊老敬老之风成为社会的主流。
诚信点亮百姓“心头灯”
府城镇个体药店老板陈玉甫,将其经营的“诚实药店”的店名做到实处。陈玉甫从不夸大药品疗效、不做虚假广告、不蒙蔽顾客,严格审方售药,对顾客持方所购药品有缺货且其他地方也不好买的,常与顾客互留电话帮其购买,对老、幼、残、困等弱势群体更做到细致关怀。这只是凤阳县在开展争创文明诚信企业活动中的生动一例。
针对生产忽视质量、经营不讲信用、广告夸大其词等严重干扰市场经济秩序的诚信缺失问题,该县在工商业户和企业中,突出抓好 “诚信”建设,重点解决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诚信经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导、督促他们加强诚信建设,强化其社会责任感。同时,县文明办、县总工会、团县委等单位联合在全县广泛开展“文明示范窗口”、“爱岗敬业标兵”等评选活动,使从业人员敬业爱岗、诚实守信。
新闻推荐
当好小岗村的新“领路人” ——记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丁俊 本报通讯员马顺龙任章文
当好小岗村的新“领路人” 记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丁俊 本报通讯员马顺龙任章文
凤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凤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