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凤阳县大庙镇东陵村党总支书记助理、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李筱姣
申春夏 卢德永
李筱姣是土生土长的凤阳女孩,2009年大学毕业后,她满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放弃了优越的城市白领工作,毅然选择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担任了大庙镇东陵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在东陵村,李筱姣一干就是五年。五年间,她积极帮助村民拓宽致富渠道,以新农村建设资金互助合作社为依托,先后带动30余户村民自主创业。在全村群众眼里,她是一个能干的村官;在“两委”干部的眼里,她是一个有学问的大学生。在工作中,她曾被评为安徽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个人;在生活中,她是留守儿童眼里的贴心大姐姐。
刚到村里时,为了更快更全的了解东陵村基本情况,李筱姣准备了锅灶,在村里“安家”。她每天骑着一辆二手自行车挨家挨户地跑,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不久,全员人口信息调查登记工作开始了。李筱姣主动请缨担任这次人口信息调查的调查员,并负责包片。她跑遍了包片的每家每户,既了解了村情民情,又顺利完成了全员信息调查工作。一个夏天过去,她被晒黑了,村民们说她是一个不怕晒黑的女孩。
东陵村原本有一支老年艺术团,但是由于缺乏资金,管理不善,老年艺术团很难组织起来开展活动。李筱姣通过多方联系和认真筹备,于2009年12月成功举办东陵村新农村建设联欢会,李筱姣亲自担纲联欢会主持人,博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自此之后,艺术团在李筱姣的带领下科学运转起来,连续四年举办联欢会,并多次受邀到合肥、滁州等地进行汇报演出。艺术团活动的开展改善了当地一些不良的民风民俗,仅2011年一年东陵村就新增了16户“文明家庭”。
经济发展一直是东陵村各项工作的短板,李筱姣经过调研,决心从更好发挥该村新农村建设资金互助合作社的作用入手,引领群众发家致富。该合作社原本只有16名社员,8.7万元资金,带富作用不明显。李筱姣上任后,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认真研读,她注意到国家每年都有专项创业资金扶持农村合作社发展,于是准备详细资料到上级相关部门跑项目就成了她的家常便饭,帮助困难群众寻找致富门路更是一直挂在她心上的头等大事。村民张建清,妻子长期患病,孩子正在读书,生活非常困难。李筱姣得知张建清想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却没有资金,她就以合作社为依托帮助其办理了5万元贴息贷款,并请来有大棚蔬菜种植经验的农户向其传授种植经验,成功建起了两座蔬菜大棚。在李筱姣的协调下,张建清还加入了合作社,并在合作社负责大棚及花卉苗木的管理,使其逐渐走上了致富路,这个困难家庭也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经过不懈努力,今天的东陵村新农村建设资金互助合作社已有社员218名,入册资金98.75万元、固定资产200多万元、流转土地800余亩、普通大棚120亩、联动大棚2座、温室大棚1座、苗木100亩、葡萄40亩、水蜜桃110亩,成功带动了30多户村民发展种植、养殖业。
随着合作社申请注册商标“凤渺东陵村”的成功,合作社的发展又向前迈了一大步,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示范合作社。
乡村干部
新闻推荐
凤阳创新举措抓好示范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
凤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