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凤阳县创新工作机制,积极做好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目前,凤阳花鼓、凤阳民歌2项目入列国家级非遗名录,凤阳花鼓戏、凤阳民歌、凤阳凤画、凤阳花鼓4项目入选省级非遗项目,并申报公布了凤阳民乐、叉拉机等10项市级非遗项目和29项县级非遗项目。
为了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该县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深入全县村居,走访民间艺人抓好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每个项目从业人员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传承现状等,为非遗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积极做好非遗保护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发展培育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5人,市级传承人15人,县级传承人100余人;建立县、乡、村非遗保护网络和25个非遗传习基地,进行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及其他民间文化艺术的收集整理、挖掘传承工作,吸纳传承人和更多的青少年进入基地开展传承活动。在传媒载体开辟非遗保护专栏,利用“文化遗产日”等举办展览展演,广泛宣传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等内容;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目前已出版《凤阳民间故事选》《凤阳民歌》等7本专著。(韩延龙)
新闻推荐
纪录片《中国通史》在凤阳拍摄
凤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凤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