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马顺龙 刘莉莉记者张开兴)近年来,凤阳县坚持在文化建设中树品牌、现特色、出效用,积极推出“传统、名人、公益、传播”四张“牌”,丰富、活跃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撬动了县域文化的发展繁荣与提升。该县2014年12月第三次蝉联“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
弘扬传统艺术,夯实大明文化品牌。该县不定期组织开展凤阳花鼓、花鼓灯、钱杆子、舞龙狮、戏曲等民间文艺展演、调演。去年以来,全县共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送戏下乡400多场,放映公益电影2676场,参与人数、观众数达6万人次以上。
借力社会力量,助推群众文化发展。联合县内各文艺组织,以义演、文化下乡、公益电影等为主要形式,开展“文艺进万村”“村村都有一场电影”等活动。2015年春节,该县组织了凤阳非遗成果图片展、凤阳民歌演唱会等7项“非遗”系列展演,在全县形成了“关爱非遗、保护非遗”的浓厚文化氛围。
推出“文化名人”,发挥核心文化和名人的辐射效用。组织凤阳文艺界名人,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了凤阳县独特的发展优势和地域核心文化品牌——大明文化,同时,还邀请了省市知名艺术家、作家,对明中都皇故城暨明皇陵传统文化传播基地、大包干发源地小岗村等进行了考察采风,名人效应日益凸显。
注重媒体宣传,将“播种”与“传播”相结合。积极推动县内文艺作品“浮上来推出去”,组织开展以“用爱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活动,完成《凤阳花鼓全书》(共5卷)的基础资料收集,出版《帝乡文化系列丛书》第一套《凤阳美苑》,《凤阳民歌》即将出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今年以来,凤阳县积极落实农村综合改革政策,以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为核心,以维护农民权益为重点,通过明确责任要求、创新管理模式、拓展工作内容等举措,推进农村集...
凤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