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文化强市建设工作会议吹响的建设文化强市集结号,让有着安徽东向发展桥头堡美誉之称的来安县迎来了文化大发展的春天。具有丰厚红色、绿色、古色、银色旅游资源的来安县会如何积极作为,拥抱这个明媚的春天。为此,我们专访了来安县委书记马占文。
发展思路:“举红色旗、打文化牌、走生态路”
马占文说,“十二五”时期是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来安县将牢牢把握“文化强市”契机,把软实力作为加快来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坚持“举红色旗、打文化牌、走生态路”的发展思路,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不断加快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发展文化惠民工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挖掘整合历史人文资源。主动与南京“都市圈”旅游景点对接,全力融入“大琅琊山”旅游圈,重点推进半塔保卫战旧址红色旅游区,白鹭岛4A级生态旅游区,舜耕山和尊胜禅院文化旅游区,风能发电项目银色旅游区,小李庄现代农业园、莲花湖、东寺港、龙卧寺等现代农业休闲基地景区建设,将来安逐步建成以“山水休闲”为核心内容的文化基地。
五措并举打造独特品牌
来安县如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文化产业优势,打好文化特色牌,走好生态发展路,马占文表示,宜五措并举抓出成效。
其一,以项目带动文化大发展。要以大项目带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点抓好来安大剧院、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全民健身广场等工程建设。到2015年,实现所有乡镇综合文化站达到省级示范性标准,村(社区)级文化活动室普及率达100%,新建100家农家书屋,全力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
其二,打好文化特色牌。以招商引资方式引进资金1500万元左右,继续对尊胜禅院进行修复建设,使之成为极具文化底蕴的旅游景点。加大对顿丘山遗址保护工程工作力度和经费投入,建好遗址保护墙。同时继续挖掘、搜集、整理来安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争取在“十二五”末把来安县应该得到保护的项目全部建档,并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其三,走好白鹭岛精品路。尽快完成白鹭岛生态旅游度假区、舜歌山文化旅游区、双龙湖旅游度假区、屯仓三山国际生态养生度假基地、林桥花木生态园等生态旅游核心区建设。以白鹭岛生态旅游度假区为龙头,进行该区域的旅游资源重组和整合,发挥规模效应;以“山、水、林、田”等旅游资源为特色,发挥互补和联动效应。开发生产与其相关的工艺品、纪念品等旅游商品。
其四,建好半塔红色旅游区。依托皖东烈士陵园和刘少奇纪念馆,加快红色旅游品牌建设。到“十二五”期末,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高起点建设红色精品走廊,树立鲜明的红色旅游形象,把半塔保卫战旧址打造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基地和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同时完成皖东半塔风景名胜区、半塔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龙湖天安人和度假区项目的建设。
其五,探索文化产业新路子。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手狮灯”、“秧歌灯”、“洪山戏”、“白曲”的特色,主动对接、培植和发展具有来安特色的工艺品、书画艺术和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的传统手工艺品,鼓励社会资金向书画美术作品、古玩等专业市场投资,积极发展要素市场。擦亮“红色、绿色、古色、银色”旅游资源金字招牌,做大做强县域文化产业经典品牌。
新闻推荐
本市要闻
来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