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马占文、县长金维加等县领导视察民生工程
来安县民生工程实施大会
县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向群众发放民生工程资料
县监察局认真开展资金使用管理执法检查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民生办和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来安县凝心聚力,务实创新,精心实施,民生工程的质量标准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在解决人民群众“生活难、上学难、看病难、饮水难、出行难、住房难”等实际问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被省人民政府授予“2010年民生工程组织实施工作先进县”称号,并荣获滁州市民生工程组织实施先进单位一等奖。
自我加压不松劲 始终当作大事抓
该县始终把民生工程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倾尽全力、保质保量的原则,坚持早谋划、早行动、快推进、求实效,加大财政投入,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各项政策的落实和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一是落实责任,上下联动。精心制定和调整民生工程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提高保障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对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分解细化,明确完成任务的时限和时间节点,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任务。二是完善机制,全力推进。出台了《来安县民生工程组织实施情况考核办法》、《来安县民生工程工作督查制度》、《来安县民生工程情况和信息报送制度》等40多项制度,建立和完善了领导、责任、督查调度、考核奖惩等四项工作机制,对民生工程实行每月督办、适时调度、半年考评、全年考核。2010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调度会4次、现场办公会5次,现场解决重点难点问题51个,确保各项工程按序时进度加快推进。三是信息公开,取信于民。建立手机短信宣传平台,定期将民生工程政策、工作重点、工作进展、补助类资金发放等信息通过手机短信向社会公布,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在县电视台开辟民生工程专栏,每半个月对牵头部门负责人开展电视访谈,安排落后单位负责人表态发言。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开辟宣传专栏,将民生工程项目、责任单位等情况及时公布;在各种保障类资金审批后,将享受人员花名册在网站公示3天,公布监督电话,接受全社会监督。四是广泛宣传,关注民意。春节期间,县委、县政府联合印制11万份民生工程宣传画发放给全县11万户城乡居民;县电视台每半个月制作一期部门(乡镇)领导访谈,每月通报一次民生工程进展;县民生办编发了20期简报,刊发各类信息120余篇,及时反映实施民生工程的经验、措施和工作动态;6月份举办了民生工程“宣传周”活动,通过政策咨询、成果展示、进村入户宣传等形式,在全县开展为期一周的巡回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万多份(册),接受群众咨询5000余人次;制作了8块民生工程成果展板在全县12个乡镇巡回展出一个多月;9月份,印制了6万份宣传资料,发给全县所有中小学生,通过他们对家长开展民生工程政策和成果宣传。10月份,通过“三民”工程大走访活动,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和民意调查,群众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大幅提高。
集中冲刺不泄气 补缺补差勇争先
2010年5月份,在全市民生工程督查中,该县处于靠后位置,当时县委、县政府、各部门、各乡镇没有气馁,没有怨言,而是振作精神,集中精力,认真深入查找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全力争先进位。一是查找问题,整改完善。6月份,该县以建立健全民生工程长效机制为重点,以不断提高惠民实效为目标,组织开展民生工程“回头看”活动,对3年来实施的民生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检查,针对存在问题,着力加以整改,确保民生工程持久发挥效益。通过“回头看”活动,共制定各种规章制度36项,民生工程长效机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二是会战攻坚,克难奋进。为确保各项民生工程快速、高效、顺利推进,于去年6月份和8月份分别开展了“民生工程会战月”和“民生工程攻坚月”活动,县领导带领牵头部门深入一线现场指挥调度、现场解决问题。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实行一周一调度,并对10个部门和3个乡镇开出“政府重点工作交办单”,限期办结。通过“会战月”、“攻坚月”活动的实施,全县民生工程全面提速提效,各项政策得到不折不扣落实。三是“三民”走访,解决难题。去年10月份,县委、县政府抽调上千名干部,深入开展以“体察民情、集中民意、改善民生”为主题的“三民”大走访活动,通过社情民意大摸底、政策法规大宣讲、排忧解难大走访、矛盾纠纷大排查、民生保障大调研等活动,全县共收集民意720条,为群众办理实事34件,群众对民生工程的知晓度、满意度和支持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财政保障不差钱 配套资金全到位
实施民生工程,资金保障是关键。因此,该县始终将资金保障和管理工作作为重点,从资金筹集、资金拨付、资金管理等环节加强调度,强化管理,确保民生工程资金足额到位、及时拨付、安全运行。一是科学调度,确保资金足额到位。没有钱干不了民生工程,钱不够干不好民生工程。该县通过增收安排一点、一般性支出压缩一点等措施,及时调度资金,调整追加预算,确保足额到位。定期召开民生工程资金保障调度会,对资金筹集、拨付和管理情况进行调度,确保资金足额安排、及时到位、快速支付。2010年,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该县按规定应配套资金3013万元,实际配套资金4380万元,占应配套资金的145%,全年各级到位资金24604万元,年末实际支付资金23191万元,占实际到位资金的94%,确保了各项工程高标准地按序时进度顺利实施。二是健全机制,保障资金平稳运行。为保证各项资金及时到位,充分发挥效益,该县先后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民生工程协调联动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民生工程资金监督检查机制的意见》,建立健全了资金筹措、资金运行、责任追究和资金监督等四项工作机制,从预算管理、资金筹集、资金调度、资金审核、资金拨付等环节,明确职责,加强监督管理,保证民生工程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保证质量不马虎 民生工程显成效
该县加强对各项民生工程实施的管理,全面提升民生工程质量,着力把民生工程打造成为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省市放心的“优质工程”、经查经看的“精品工程”。一是科学制定规划。在民生工程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充分尊重民情民意,广泛征集意见建议,深入进行科学论证,系统安排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民生工程建设的科学性。二是提升工作标杆。在民生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全省争先进、全市争一流为目标,不断提升标杆,自加压力,精益求精抓项目,追求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每一项民生工程,尤其是工程类项目,注重工程质量,严把建设和监管关,真正把民生工程建设成为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惠民工程。三是加强质量管理。项目无论大小,都按照规定实施,严格实行工程类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资金报账制、竣工验收制“六制”管理,严格实行质量责任追究制,真正做到建一处、成一处,杜绝“豆腐渣”工程和“半拉子”工程。同时,建立项目管护责任制,积极探索项目投入使用后的运营管理机制,确保工程建成后持续发挥效益。四是建立奖惩机制。研究出台了《2010年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将民生工程纳入对乡镇和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和效能考核范围,对获得省市先进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程质量差、群众反映强烈的,实行跟踪问责。
通过狠抓质量,严格管理,来安县2010年民生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共发放生活保障、保险类资金14545万元,惠及29万城乡居民,28类建设、培训项目全部完成,并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困难救助扩面提标,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病有所医;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保障有力,困难学生就学无忧;基础设施和福利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加快,群众文化生活得到有效改善;实施农民职业培训,农民就业技能和致富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民生工程任务更加繁重而艰巨。来安县坚持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保障类项目已发放资金4000多万元,农村低保等项目进一步扩面提标,校舍安全、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文化站、农家书屋、水库移民后扶等项目,已于去年提前开工建设,目前进展顺利,可以确保提前完成目标任务。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汊河自来水厂泵房
农民创业培训班授课现场
校安工程——半塔中学学生公寓
集中建设的600套廉租住房,小区环境优美
花园式农村敬老院
新闻推荐
我市督查长山路段重大安全隐患整治情况
来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来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