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新农村建设的标准之一是环境整治,这是建设美好新农村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多年积存的生活习惯和自然环境的形成,造成农村垃圾难收集、难清运、难长效管理等问题。来安县对难点问题不回避,迎难而上,舍得投入,积极创新工作方法,经过近3年的不断摸索,形成“来安组合收运”模式,并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上同四川省丹棱县、江苏省太仓县在大会上进行典型发言,成为全国闻名的三种模式之一进行推广。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农业大市的滁州市,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好环境,成为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曾经一度,“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来安县集镇、乡村的普遍现象,完善生活垃圾的“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组合收运”处理模式,有效解决了垃圾处理维护管理难、运营投入难、标准规范难等问题,实现了环境保洁常态化、专业化,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要进一步明确“因地制宜、政府主导、村民自治、市场运作”的思路,做到“有设施、有队伍、有经费”;规范运作,优化“户分类、组集中、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收运模式,认真落实完善基础设施、组建作业队伍、引导源头分类、狠抓收运运转、定期集中治理、推进村民自治、落实经费保障、重视引导激励、严格督查奖惩等举措,全面解决“露天常年积存垃圾”“垃圾往哪里放”“谁来运”“钱从哪里来”“谁来管”等问题,彻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围村”现象,使农村人居环境整体上明显改善。
新闻推荐
滁州最大苗木交易基地在舜山开建
来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来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