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 SHI
爱岗敬业作奉献 孝老爱亲受称赞
在前不久结束的第二届“五星”明光人中,明光市司法局宣教股副股长邵先艳脱颖而出,成为“五星”中闪耀的一员。
今年43岁的邵先艳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勤恳敬业、任劳任怨,突出的工作成绩使她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多次出席明光市滁州市妇女代表大会,并由于她的努力,2010年,明光市荣获中宣部、司法部命名表彰的“五五”普法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她也获得“五五”普法先进个人称号。
成绩的背后,却有她许多不为人知的辛劳和付出。
邵先艳丈夫是一名人民警察,常年在基层派出所工作,照料老人和孩子以及家务等都落在邵先艳一个人的身上。
1998年,公公被查出患类风湿关节炎,这种病医学上称之为“不死的癌症”,只能常年吃药控制病情。为了支持丈夫工作,她主动承担了照顾老人的责任。像亲生女儿一样,陪老人去医院治疗。由于老人的关节已经肿胀变形,每次治疗时她都小心翼翼地为公公脱去鞋子、卷起裤管,尽量给公公减轻治疗的痛苦。像伺候自己亲生父亲一样伺候着病重的公公。
因为治疗及时,加之邵先艳的精心照料,老人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2003年6月,不幸再一次降临到这个老人的身上。命运多舛的老人被查出胃癌晚期!当拿到检查结果时,全家人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老人当时还不到60岁,操劳了一辈子,正是儿孙满堂、享受天伦的时候,却又患上癌症,真是祸不单行!为了挽救老人的生命,她们强忍悲痛,征求医生的意见后决定立即手术。手术之后,需要半年的化疗。在老人化疗期间,邵先艳每天都要做4-5顿饭给老人吃(老人的胃被切除3/4,一次只能吃一点),又因为化疗,老人的胃口不好,每天,邵先艳都变着花样给老人做可口的饭菜,并一勺一勺地喂给老人。在邵先艳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的身体恢复的很快。
如今十年过去了,老人家逢人便夸,自己能活到今天,都儿媳妇邵先艳服侍的好,才使他的晚年这么幸福快乐!
这期间老人两次大腿骨折、两次尿道手术、数次的住院治疗,床前榻边,邵先艳总是无怨无悔地伺候着公公。
家庭的困难从没有影响到邵先艳的工作,她用乐观向上的心态正确处理好工作家庭的关系,做到工作上成绩突出,家庭里和睦幸福!
事
□作者:淮上牧歌
两年前,我把三岁的儿子轩轩送去学弹钢琴。开始的时候,每次到了练习弹琴的时间,轩轩总是磨磨蹭蹭,在我们的再三督促下,才不太情愿地坐到琴边。今年年初,我们居住的社区举办了一次文艺晚会。在我们和钢琴老师的极力推荐下,轩轩被邀请在晚会上演奏一首曲目。当晚,六岁的轩轩为大家献上了一曲《月亮河》,虽然弹得还不够流畅,但同样赢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不仅如此,晚会结束后,还有许多的小男孩、小女孩围过来,要求和他一起照相。轩轩似乎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明星礼遇。在回家的路上,轩轩甚至迫不及待地问我们:“下次的晚会是什么时候啊?”从这天开始,轩轩每次上钢琴课总是认认真真地听讲,回家练习再也不用我们催促了。
轩轩之所以对练习钢琴的态度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和他在晚会演出所体验到的成就感有密切关系。成就感是个体对自我能力的一种积极感受,它直接影响到个体的自我评价。一个孩子,当他的成就感越多,他就越感觉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成就感越多,孩子的自信心更加十足。然而成就感的获得还有更多的来源。比如亲子之间一些常规的打破,就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成就感。
一、给孩子展现的机会。作为教育者,要为孩子能力的表现提供充分的展示机会。个体的成就感,最根本的还是来自于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当孩子从实际的活动中感受到自己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时,就能真实地体会到一种“我能”的感觉。这种积极、愉悦的感受,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而且还能促使孩子更加主动地努力地学习。同时,作为家长,在孩子展现能力的过程中,也要善于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努力的方向,避免演变为“伤仲永”式的炫耀。
二、及时给孩子“减压”。现在的孩子们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有些家长认为,应该有一些压力,因为“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越是成绩不好的孩子,就越应该给他们压力;考试、排名次都是为了刺激孩子的上进心;学习压力将迫使他们树立远大抱负,向高目标努力,奋起直追以到达成功的彼岸。事实上,孩子感到的压力越大,他们的成就需要越低;孩子感到的压力越小,其成就需要就越高。
三、家长要学会适时放手。对孩子来说,他们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只要父母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将惊奇地发现孩子其实是很能干的。鼓励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对孩子的成长很有益处。孩子在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会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唤起孩子的自信,而这种自信心也是孩子取得成就的潜在动力。不仅如此,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就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做中积累经验和能力,这样还能促使孩子独立和成熟。
四、做个会比较的家长。我们经常会使用比较的方式来激励孩子,比如,“你看谁谁得了100分,你才得80分,你真笨,没出息的东西。”或者“人家就是聪明,智商一定高,而你呢,认命吧,天生就比人家笨”等等。比较是很正常的,但消极的比较将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是孩子最宝贵的东西,没有自尊心就不可能有成就感。所以比较一定要掌握分寸,这个分寸是鼓励,而不是诋毁或者发泄,比如可以这样比较:“你看,他那样做倒不错,你也可以试试这样做,没准你做得更好。”
总之,让孩子拥有成就感,就是要求孩子学会有信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我们家长要心细,从小处着眼,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只要家长善于打破我们传统的常规,我们一定会在孩子“成就感”的培养上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ZHEN QING
屠刀下的大爱
2013年5月22日14时20分,伦敦伍利奇地区马尔格雷夫小学附近的大街上,25岁的英国皇家燧发枪兵团士兵德鲁默·李·瑞戈比正匆匆行走着,谁也没能想到,一场血腥惨案即将发生在他身上。
一辆轿车突然冲进人行道,把德鲁默·李·瑞戈比撞倒,紧接着,迈克尔·阿迪博拉古奥与他的同伴下车走向倒在地上的德鲁默·李·瑞戈比,挥起手中的菜刀和匕首,残忍地对着他乱砍乱戳,鲜血汩汩地从德鲁默·李·瑞戈比身上流出。这突然发生的一切,让人们都惊呆了。
此时,48岁的英格丽德·卢瓦约·英格丽德乘坐的公交车刚好行进到此处。英格丽德看见马路上躺着一个人,旁边停着一辆轿车。她想,可能是发生了车祸,于是下车走向前,希望能为伤者提供帮助。
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正低头查看德鲁默·李·瑞戈比的伤势,迈克尔·阿迪博拉古奥情绪激动地在一旁走来走去,当他看到英格丽德正向这边走来,立即把手指向她,大声喝斥道:“别动,少管闲事!”
英格丽德问他:“年轻人,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我杀了他。”
英格丽德大吃一惊,“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是个士兵,他在阿富汗杀了不少穆斯林。我们这么做,是因为我们的人每天都在死去,我们要以牙还牙。”
这时,英格丽德才注意到,迈克尔·阿迪博拉古奥的手里拿着锋利的菜刀和匕首,刀尖上的血还在向下滴着,迈克尔·阿迪博拉古奥的手上、衣服上也沾满了伤者的鲜血。而在他身后几十米远处,不少母亲牵着放学了的孩子,正向这边走来,对几十米之遥发生的惨案,他们浑然不知。
如果凶手把菜刀砍向那些毫无防范能力的孩子,后果将不堪设想。此刻,英格丽德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牵住凶手的注意力,千万不能让他把那些无辜的孩子当成下一轮攻击的目标。拿定主意后,她的脸上露出淡然的神色。她无畏地走向前,此刻,她与迈克尔·阿迪博拉古奥之间仅隔了半步之遥。她镇静地问他:“你想怎么办?”
迈克尔·阿迪博拉古奥叫嚷着:“我将留在这里战斗,我们今晚要在英国发动一场战争!”
英格丽德平静地对他说:“你势单力薄,与这么多人作战,你一定会失败。你这么年轻,应刻有美好的前程,为何要把自己毁在这件注定要失败的事情上呢?”
英格丽德一边说一边悄悄关注迈克尔·阿迪博拉古奥身后,她看到那些母亲与孩子已被人拦住,心里那根紧绷的弦才稍稍放松了些。她继续不动声色地与迈克尔·阿迪博拉古奥周旋,以便稳住他不让事态恶化。英格丽德试图劝说迈克尔·阿迪博拉古奥和他的同伴放下凶器向警察自首,但凶手们置若罔闻,继续发表偏激的言论。随后赶来的警察及时控制住了迈克尔·阿迪博拉古奥和他的同伴。
面对危险,手无寸铁的英格丽德依然一步步走向手持屠刀的凶手,她的勇气、机敏与大爱深深感动了所有的人。首相卡梅伦谴责了激进分子的恐怖袭击,誓言将永远不会屈服于任何形式的恐怖或恐怖主义,并高度赞扬了英格丽德,称她是“我们所有人的代言人”。
有人问英格丽德:“当时你不害怕吗?”英格丽德说道:“不,因为我是一个母亲。与其让他们伤害孩子们,不如让我去面对他们,代孩子们承受不幸。身临那样的险境,每位母亲都会表现出她的勇敢、悲悯与善良,正如那位60多岁的老夫人一样,她在我之前已经这么做了,这是每个母亲的本能。”
真
情
□作者:龚细鹰
家
“雾霾”来了
这个秋冬,一个扎眼的词时时刺激着老妈的眼球,那就是“雾霾”!
自打俺家城市的上空,经久不散的雾霾由橙色预警变成红色警报后,老妈的心就更加不淡定了。
还在橙色期间,老妈就开始积极行动起来,第一步,在网上下单买口罩,一打是不够地,亲朋好友加左邻右舍,怎么也得十好几打啊?嗬,这一大箱子口罩,惹得快递员都好奇心大发地调侃老妈:“咋地,您老要做口罩批发生意啊?”口罩到了,还得分发不是,可怜咱的小细腿,真格是“马不停蹄”啊,俺说:“老娘,你这是干啥呀,谁要用自个儿不会买啊?”她老人家一翻白眼:“你这丫头,有没有一点集体主义精神啊”。这都哪跟哪啊,谁跟谁是“集体”还主义呢?
这一步还没忙乎完呢?第二步又紧跟上了,按老妈的话说:“口罩是解决外部的问题,防雾霾要由表及里!”怎样由表及里呢?喝茶啊!前两天,她老人家那一通忙乎,问“度娘”、查药典地好歹选中了三道她认为简便易行,又有科学依据的茶汤,一纸采购清单啪地拍俺面前:“去,重要任务交给你,快去快回!”天哪,又是“团购量”,什么红茶5斤、大葱10斤、生姜5斤、萝卜5斤、食醋3瓶等等,甭问了,杠杠的“集体主义”精神。好家伙,等所有东西备齐后,接下来便是全家总动员,老公担任洗切精加工;老妈负责按配比熬煮;发送的活舍我其谁?老公边干边嘀咕:“整这么多,你知道人家愿意不愿意喝啊?”老妈不言语,她可不能一心二用,葱白茶:大葱白100克,红茶5克,切碎煎茶汤,一日三次热饮,这葱白茶的比例不能错了!姜片茶:要用生姜10片,红茶7克,煎茶汤,早晚热饮,这比例也要精确。可埋头干活的老公还不知趣地继续发问:“妈,我说,谁家要喝,自己熬不行吗?”“小年轻们都上班,哪有时间熬茶汤啊,你有点助人为乐的态度行不行啊?”老妈停下手里的活批评道。得,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都出来了,那就熬吧!正巧这两天雾霾预警橙色改红色了,这茶汤兴许还真能管点用。晚上8点来钟,我陪着老妈楼上楼下地送茶汤,家家户户千恩万谢地笑纳,连管电梯的大姐都咕嘟咕嘟地喝了一大碗。瞅瞅老妈脸上的那个笑啊,满足啊、开心哪……各种美意统统写在脸上。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雾霾来了,有老妈这样的热心肠,还有啥可怕的……
■JIA QU
趣
□作者:龚细鹰
亲情 hh老杨/摄
夫妻相处,先要管好自己的嘴巴
夫妻之间亲密无间,本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许多人据此以为夫妻相处,就可以随意说话,无须讲究,这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没有任何交谈比夫妻之间的话语给对方影响更大的了。例如,妻子生了小孩,身体有些发胖,丈夫照直说:“你的模样没以前漂亮!”尽管丈夫说的是真话,却在无形中伤了妻子的心。同理,丈夫在单位里不甚得意,跟领导的关系处理得不怎么融洽,因此心里不痛快。如果妻子对丈夫说:“你这样子永远熬不出头!”即便是玩笑的口吻,但做丈夫的仍然会被刺痛自尊心,夫妻的摩擦就这样慢慢形成了。
因此,夫妻应当根据对方的心理特点来调节说话方式,夫妻相处,也要当心“祸从口出”。
一、适当隐瞒。有些妻子以为既然要互相信任,就不应再隐瞒自己过去的恋爱史,甚至坦白自己失过身,其实这是非常愚蠢的。因为据心理学显示,男人同女人一样妒忌心十分强烈,除非他婚前知道你的一切,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否则是难以承受这种精神打击的。因此,做妻子的只要珍惜现在的夫妻感情就意味着真诚,如果抖出过去的事情来刺激丈夫,那势必影响夫妻关系。
二、少说废话。在通常的情形下,丈夫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奔走,辛劳工作,回到家的港湾,主要目的是休养。通常他并非不喜欢和妻子讲话,但如果妻子只谈些不疼不痒鸡零狗碎的事,甚至是一些废话,就会令他感到心烦、讨厌。例如:丈夫一进门,你最好让他休息调整一下,不必急着让其注意你关心你。有些为人妻者,喜欢在这个时候问丈夫,你看我的衣服如何、身材怎样?其实这都是些废话。聪明的太太,会等候丈夫主动对她进行欣赏评论。
三、说话要讲智慧。不少女人说话通常有信口开河、滔滔不绝的毛病,说话不动脑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全不理会时间和地点。如果丈夫在思考问题或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妻子偏偏在一旁打“机关枪”,特别容易让丈夫大发雷霆,妻子感到莫明其妙,进而感到十分委屈。很多丈夫对于“心直口快”的妻子,常常会啼笑皆非,懊恼不已,因为这种妻子不能保守任何秘密,在别人面前随便讲话当“叛徒”,嘴上差一道把关的,随时都有可能“出卖”情报,把不适宜公开的事轻易抖搂出去,甚至大肆渲染,令丈夫非常尴尬。
因此,夫妻相处之道,贵在先管好自己的嘴巴。
□作者:盛 会
调皮的小妹 天使之剑\摄
责编:朱丽丽 邮箱:czrbjiating@163.com
新闻推荐
全椒县教育局积极开展“双拥”工作
明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明光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