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高 伟 马顺龙
凤阳县府城镇人向培功,一个本身需要别人帮助的残疾人,凭借顽强不屈的毅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创建了自己的2个企业,演绎着精彩人生,吸纳包括11名残疾人在内的近20名社会人员就业, 年均向国家纳税近10万元,回报社会所给予他的关爱。
1970年一个秋天,刚刚3岁的小培功在生病治疗过程中,因为医护人员打针时不巧打在了小培功的神经上,导致右腿肌肉萎缩,顽皮的小培功在一次嬉戏玩耍时摔断了右腿,从那以后,落下了终身残疾。随着年龄慢慢长大,向培功不但没有沮丧、沉沦,还对人生充满了信心。1986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安徽省农机校机电工程专业,毕业后辗转于多家企业打工,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1991年2月,经人介绍,向培功与善良的姑娘汪朝凤相识、相爱并喜结连理,随后生下一双儿女,小家庭充满了欢乐和幸福。此时,向培功不再仅仅满足于每月200多块的打工收入,他要自己办厂当老板。1996年,靠着六七年的打工积蓄和东借西凑来的5万块钱,向培功与妻子合伙在城东创办了一个汽车修理厂。夫妻俩既当老板又当工人,靠拐杖、靠身残志坚的拼搏精神,修理厂由小到大变成了如今的初具规模。目前,他的厂子拥有固定生产场所4000多平方米,每年缴税收七八万元。
创业伊始,向培功就立下誓言,要招募残疾朋友进厂,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2011年3月,经过多方考察,向培功注册成立了凤阳县晟源康复器材有限公司,专门生产面盆扶手、浴缸扶手、便器扶手等无障碍系列产品,11名工人全部是残疾人。“我们残疾人到外面打工人家不要咱,我老婆也残疾,家里两个孩子需要照顾,农活需要做,多亏了培功找到我叫我到他厂里上班,每月活又不多不重,可以轻松赚1000多块,农忙他还放咱们假回家收割播种。”44岁的残疾人刘成在康复器材厂已经工作了一年半,说起向培功,感激的话说不完。
2012年8月,明光市残联联系到向培功,说有两户残疾人需要安装卫生间无障碍扶手,向培功二话没说就带上2名工人开车前去安装。“这活儿白干,一分钱都没赚到,但是他干得很起劲。”向培功的爱人汪朝凤很理解也很支持,“他是残疾人,知道残疾人的难处,康复器材厂办了一年多不但没赚钱,11个工人的工资都是汽车修理厂往里面贴的,他说了他要坚持做下去。”
如今,向培功的康复器材加工量日益扩大,向培功正一步步追逐着自己的希望,放飞着自己的梦想:“帮助一个人,造福一家人。我要在网上宣传我们的产品,让更多的残疾人能用得上我们的无障碍系列康复器材,让残缺的生命重新绽放光芒!”
新闻推荐
明光打造“好人大道”传递正能量
明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明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