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明光新闻 > 正文

大地披绿装 农民增收入

来源:滁州日报 2014-03-11 15:47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 大地披绿装 农民增收入

本报记者张 杰 通讯员郑为彩

雨后初晴,大地一片生机盎然。3月8日上午10时许,明光市管店镇凤山村广袤的土地上10多台挖机、铲车、推土机来回穿梭,成片的土地整治得平平整整;近百名农民在平整的土地上栽植树苗,在他们身后是成行成列的蜀块苗。这是锦绣园林农场的生产场景。农场负责人王维江介绍,去年底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500亩,然后投入机械平整土地,春节后开始植树育苗造林。

“这是一期工程,”王维江说,“近期打算再流转500亩,到秋后形成1000亩的育苗规模。”他说,先后投入500多万元支付了租金,租用了大量机械大干一个月,推出一条直通每一个田块的约5公里多的砂石路,方便了苗木的运输,过去高低不平的土地全部推平,栽下100多亩桃树和300多亩蜀块、高杆冬青、香樟、广玉兰、紫薇、红叶李、桂花、红叶石楠、国槐苗等,桃树明年可挂果,后年便可收获;高杆冬青苗到年底可长到1米多高,可以出售。从后年开始经济效益初步显现,并逐年扩大收入。

“每天雇请40到60名农民栽树苗,”王维江说,“一天一人80元工钱,每天下午收工时结账;然后还要浇水、除草、打药等,一年四季有活干,只要参加土地流转的农民都请来打工,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

正在栽树苗的农民王友栾告诉记者,她有13亩田,过去种水稻和花生每亩毛收入约1500元,靠土地年收入2万元左右;现在土地流转了,她一人一个月净挣3000多元,老伴在家带孙子,儿子外出经商。听说农场需要常年雇工,她高兴地说,过去全家人忙农活团团转,收入还不高;现在一人打工超过全家人的收入,还把其他劳动力全部解放出来务工经商,收入翻番了。

“政府对农场很支持,帮助到山东、浙江、江苏等地联系树苗,每亩还提供2200元政策性补助,真正实惠啊。”王维江表示。

在104国道管店段公路上,罗岭村文书姜明鑫早晨7点到路边植树,一直干到中午11时30分,亲手栽下50多棵红叶石楠。记者沿公路放眼望去,约有100多人每2人一组在栽树,仅半天时间11公里长的路段有一半载上近1米高、间距2.5米的红叶石楠。姜明鑫说,今天是星期六,镇直机关干部放弃休息日,会同沿途罗岭、凤山村的部分农民一道义务劳动,打造绿化亮点。

正在植树的管店镇镇长陈福祥告诉记者,104国道两边的绿化树一半由本镇苗木大户提供树苗,不足部分到江苏省高淳调进;他说,管店有耕地约6万亩,大部分是高低不平的丘陵,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不高,成为制约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障碍。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确定了因地制宜加快发展苗木产业的决定,提出今年打基础、明年形成约2万亩的苗木种植规模、后年收获的基本思路。去年11月,组织全部5个村的村组干部、林业大户120多人赴江苏考察,回来后通过征求群众意见和调查论证,今年初流转土地1100亩发展苗木种植。政府积极做好服务工作,提供苗木信息、统一集中调度、落实奖补政策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苗木生产的积极性。到3月8日下午,已植树3700亩,有超过100亩的100多户大户、超过500亩的大户6户正在积极调运树苗,抢时间栽树、育苗,力争实现今年栽下7000多亩景观树、5000多亩苗木的目标。

真实声音 真情纪录

新闻推荐

明光创新窗口教育监管奖惩模式

明光创新窗口教育监管奖惩模式

明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明光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江耀功同志逝世2014-03-27 15:45
猜你喜欢:
评论:(大地披绿装 农民增收入)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