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全椒新闻 > 正文

滁州做强产业实体 壮大园区载体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跨越发展

来源:安徽日报 2015-09-10 16:21   https://www.yybnet.net/

滁州市人民政府

滁州是农业大市,也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常年粮食总产占全省六分之一,商品粮总量占全省四分之一。近年来,滁州秉承“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用建设工业园区的理念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不断提高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设施化、科技化水平。

一、突出培育主导产业,做强农业园区。

(一)在“准”字上做文章,科学把握园区定位。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研究制定《关于实施“万千百十”工程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启动实施 《百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五年行动计划(2013—2017)》,因地制宜规划打造100家以上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使之成为全市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区、先进科技成果及现代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新型农民的培训基地,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目前,全市在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3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6家、市级15家。

(二)在“实”字上下功夫,不断强化园区功能。一是规划实。明确所有园区必须科学编制规划,体现出“生产要素集聚、主导产业清晰、设施装备先进、科技水平领先、运行机制顺畅、辐射带动明显”的示范特征。二是主体实。以村、镇为单位,整村整镇规划建设,明确乡镇政府为责任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建设主体,市县两级农业主管部门为管理和指导主体。三是内容实。坚持需求导向,大力实施绿色增效、主体培育、科技推广、品牌建设、改革创新五大行动,结合美好乡村建设招引培育了圣农科技、意洋草莓、金牛农业、舞彩国际等一大批现代农业示范项目。

(三)在“精”字上用气力,注重突出园区效果。一是精心组织。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均成立了现代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示范区建设组织推进。市财政每年切块安排5000万元引领带动市级以上重点示范区建设。二是精细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上,提出100%建设高标准农田,做到田林路沟渠综合配套;硬件建设上,明确了“1+12”建设标准,“1”即一座管理办公楼,“12”即一个以上育苗工厂,一个农(林)科技推广中心或农(林)专家大院等12项建设内容;软件建设上,提出了一组规划展示及园区建设宣传图、一个科普宣传长廊等“六个一”建设要求;转型升级上,提出了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模式、新机制“六个新”要求。三是精准调度。各重点园区建设采取项目化、工程化作业模式,建立调度手册,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纳入县、市、区政府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目前,全市103家示范区面积达330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1/3,其中核心区60万亩。示范区共入驻各类新型经营主体7526家,占全市总量的65%,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招引社会资金投入近百亿元。2014年,示范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80元,高于全市人均水平31.7%。

二、突出打造市场主体,壮大龙头企业。

一是做强龙头企业。立足招大引强和育大做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嘉吉、银鹭、盼盼、养元、雅客、蜡笔小新、喜多多、南方黑芝麻、椰牛饮品、东鹏特饮、康师傅、德青源、今麦郎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相继落户,明光永言水产、定远凯源粮贸、凤阳凤宝粮油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及达诺乳业、菊泰滁菊等一批本土企业加快发展。目前,全市共有世界500强企业3家、国字号企业12家、省级59家、市级237家,规上企业332家。2014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560亿元,同比增长15%,年纳税超千万元企业12家,其中养元饮品去年纳税3.78亿元,位列我市纳税大户第3位,全省纳税大户第46位,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11.6亿元,纳税2.6亿元。

二是做大产业集群。建立了八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其中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目前园区拥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2家,总投资超百亿;全椒农产品加工园区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成了大米、面粉、畜禽产品、水产品、滁菊、林产品、苗木花卉、休闲食品八大优势产业集群,其中凤阳成为全省最大的面粉加工产业集群。

三是做优产业链条。突出做优以嘉吉等为代表的品牌化、国际化全程产业链典范,从种苗生产、规模养殖到屠宰分割、熟食加工,形成了综合配套的全程无缝产业链;做优以广东温氏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利益链模式,全市建立了十大生产基地,密切了产销合作,实现了多方共赢;做优以天长大地种植业联合社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抱团发展,联合做强。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到24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727家,辐射带动农户50万户。

三、突出科技创新,提升发展质量。

一是加强产学研联合。围绕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需求,加大与安大、安农大、合工大、中科院合肥分院等一批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推进农业科技联基地、进园区、入农户、接企业,提高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科技含量,全市优新技术普及率达80%以上。

二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和电子商务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应用示范点52个,初步形成了“一个市中心、六个县平台、若干示范点”的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整体布局,共有121家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了农业物联网建设应用和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工作。今年上半年,农产品网上交易额近1亿元,增长11%。

三是加速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加快绿色农产品认证步伐,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全市拥有中国名牌农产品2个,省名牌农产品40个,无公害农产品613个(居全省第一),绿色食品215个,有机食品11个。 “滁州贡菊”、“明光绿豆”、“天长龙岗芡实”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女山湖大闸蟹”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来安——现代农业“发新枝”

来安是安徽的东大门,南京的江北门户。是全国第二批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和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县之一。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已达66家,其中规上企业30家,上半年实现农产品加工值18.2亿元,同比增长12.5%。现有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17家;已注册农产品商标64个,认证有机食品4个、绿色食品25个、无公害农产品69个;省级出口禽类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正在申请创建国家级验收。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1.8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4.6%;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94个、家庭农场648个。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快速推进。全县在建现代农业示范区13个,重点建设大英有机稻米、嘉吉肉鸡养殖、舜山林桥苗木、张山桃花蔬菜、半塔罗庄葡萄5个现代农业示范区,着力打造来安现代农业的“五朵金花”。美国嘉吉、深圳百思德、安徽天禾、浙江森禾、舞彩国际等一批有实力的投资企业和农业项目落户来安。已拥有张山桃花、绿康和汊河威光绿园3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园。

安徽荣鸿农业示范园

安徽荣鸿农业示范园位于全椒县石沛镇,是全椒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引进工商资本重点打造的苗木基地核心示范区,面积1.2万亩,实施主体是安徽金牛控股集团。金牛集团于2013年11月在石沛镇流转土地1.2万亩,投资兴建荣鸿农业示范园,计划投资5亿元,分三期建设,打造江淮分水岭地区现代化农业示范园。

一年多来,园区通过自筹和整合支农项目资金2亿多元,整治农田12000亩,建成园区沥青主干路6公里、砂石路35公里,新建排灌站8座,绿化廊道1.2公里。林下种植活血丹等中草药1000亩,建成桂花、樱花、海棠、紫薇等高档苗木、经果林9000亩,曼地亚红豆杉、金丝楠木等名贵苗木3000亩。亩均产值达到8000多元,带动当地农民户均增收3万多元;村委会每年从园区得到每亩30元的管理费用,年增收36万元。

嘉吉动物蛋白(安徽)有限公司

嘉吉动物蛋白(安徽)有限公司由美国嘉吉公司于2011年投资设立,在滁州市建设集饲料生产、孵化养殖、禽肉初、深加工于一体全产业链项目。项目投资金额3.7亿美元,包括饲料厂、孵化厂、青年种鸡场、产蛋鸡场、商品肉鸡场、活禽加工厂和食品加工厂。为安徽省引进的最大的外商独资项目,也是嘉吉集团在我国目前投资的最大单体项目,整个产业链满产状态下每年可加工6480万只活鸡,生产17.6万吨生鲜鸡肉产品和3万吨麦乐鸡、香脆鸡腿等鸡肉全熟、半熟产品,公司2014年产值8.2亿元。全产业链项目为地方创造了4000多个就业机会,产品已获得出口美国许可。主要客户群体为国际快餐连锁店以及大型食品加工商,如麦当劳、肯德基。

南谯乌衣——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乌衣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是省政府认定的第三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区位于乌衣镇南部,规划面积11.3万亩,其中核心区 5万亩,概括为“3331”格局,即水稻、水产、苗木三大产业区,创意休闲、农业科技转化和设施蔬果采摘三大功能拓展区,白庙、黄圩、汪郢三个美好乡村点以及一条滁河景观带。建有优质粮食生产基地6万亩,水产养殖基地2万亩,花卉苗木基地2万亩;创建白庙、黄圩、汪郢3个省级美好乡村示范点。

示范区内有10200亩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是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基地的核心区。示范片立足绿色理念、增产理念、效益理念,围绕“三推、三控”技术,重点做好生态保护、科技应用、投入品监管和产业化经营四个环节,努力探索可实施、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

安徽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安徽银鹭食品有限公司系厦门银鹭集团引进全球最大食品公司、世界500强——雀巢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现代化大型食品饮料生产基地,该基地为集团在福建省外建立的第三个生产基地,于2011年4月18日登记注册,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达21亿元,占地面积1100亩,设计年产能110万吨,达产设计产值50亿元人民币,满负荷生产可以安排3000人就业。公司年可处理花生、大米、麦仁、红豆、绿豆等农副产品5万吨,目前,吸纳解决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近1000人就业,直接间接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稳定繁荣和发展。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13.88亿元,利润5831万元,上缴税金3440万元。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生产线。

来安县嘉吉动物蛋白(安徽)有限公司初加工厂大门前景。滁州优质螃蟹名扬海外。来安县嘉吉动物蛋白(安徽)有限公司熟食产品。

新闻推荐

长三角专家全椒义诊

本报讯(记者 周连山 通讯员 熊许玮)11月14日,由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专家张先龙教授牵头组织的医疗服务队在全椒县开展义诊活动。为缓解百姓看病难问题,在上海全椒经济文化促进会的协助下,来自上...

全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全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滁州做强产业实体 壮大园区载体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跨越发展)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