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宝本报通讯员 周雷
普通基层党员、全椒县石沛镇税务干部巨利,在离世前一小时,签字捐出了自己一对完整的眼角膜。
今年59岁的巨利,30多年来一直在基层工作。在税务系统记录上,他年年超额完成任务,并自学参加完成了各项业务考试,是全椒县税收征管队伍中实实在在的“业务能手”。有基层税务所专职司机退休了,他还主动为大家下乡开车。去年,巨利已到快要退休的年龄,单位按惯例把他安排到县城分局上班。巨利却婉言拒绝了,主动要求留在乡镇分局工作,把好机会让给其他人。
今年年初,巨利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化疗初期,他仍然心系工作,不愿让别人分担。他还时常给企业负责人打电话,讲解土地纳税政策,叮嘱以后要按时缴纳税款。经过深思熟虑后,巨利瞒着年迈的母亲,做出了捐献遗体(角膜)器官、回报社会的决定。 10月16日下午,全椒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病床前为他办理了眼角膜捐献登记手续。巨利忍着病痛,在捐献协议上歪歪斜斜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完成手续仅1个小时,巨利就永远离开了人世。当天晚上21时许,专家在全椒县同仁医院成功完成捐献者眼角膜的摘取和储存。省红十字眼角膜库的专家说,虽然捐献者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全身,但是这两片眼角膜质量却很好,至少可以让两名失明者重见光明。
巨利常说,人要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发挥自己的一份能量,这样才不枉此生。“我是一名老党员,人死了就没了。把器官捐献出去,可以救助病人、用作医学研究,能为社会最后做些贡献。 ”这是他最后的遗言。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聂扬飞“作为一名信访干部,要甘做信访群众的‘出气筒\’,架设起党委政府与老百姓之间的‘连心桥\’。 ”近日,全椒县信访局局长张少华在荣获第六届安徽省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
全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全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