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天长市内城河及两岸,还是居民生活污水排放的一条下水道。河内污水横流,臭气冲天,河边杂草丛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随处可见。经过改造建设,总投资5亿元、全长约6.7公里的景观园已现雏形。岸边修建起景观道、文化墙,楼台轩榭以及健身场所和表演舞台,大小游船68艘游弋水面,每天前来赏景、休闲、健身、娱乐的市民络绎不绝。据介绍,每年前来观光的游客有五六万人,这项工程也被评为“安徽省人居环境范例奖”。本报记者 黄连广 本报通讯员 李炳旺 摄影报道
◆ 泛舟河上,心旷神怡。
▼ 改造前的内城河。
新闻推荐
▲ 连日来,天长市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和种粮大户纷纷购买化肥、种子、农机等农资,为春耕生产做准备。 本报通讯员 李炳旺 陆凤江 摄◆ 2月14日,歙县卖花渔村村民在修剪罗汉松。卖花渔村自唐代起...
天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长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