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德阳新闻 > 正文

轿车报警器尖叫一夜,吵醒住户一片,报警维权仅有一人 一夜报警声 拉响公共权益警报

来源:成都商报 2013-06-19 09:21   https://www.yybnet.net/

成都商报记者 任翔

辜波 袁勇

摄影记者 王效

核心提示

汽车报警器响了半夜,有人选择报警,有人选择关窗蒙头睡,也有人想管一管却不知道怎么办。

汽车报警器产生的噪音属于社会生活噪音,成都市文明热线96110工作人员建议,市民可直接拨打110报警或向市交管局求助。

成华警方表示,警方一般会联系车主尽快前来解决噪音问题,通常也不会处罚无意为之的车主。当无法及时联系车主时,报警器误报的噪音似乎只有等到电瓶电量耗尽才能得到最终解决。

报警器持续尖叫,有几人忍得了一夜?

17日凌晨,一辆停靠在成华区双林巷内的小车的报警器,尖叫了2个多小时,刺耳的声音令巷子两边的住户夜不能寐。值得思考的是,尽管这是一次至少10户居民受到影响的事件,但是出面干涉、向警方报警的只有一家住户。

成都商报记者走访了巷子内的商户、住户,调查报警器噪音影响背后的众生心态,这里面有不愿多管“闲事”的,有不知道如何维权的,也有寄希望于别人去解决的……这留下了一份思考:面对公共权益受侵扰,我们该怎么做?

数人被吵醒 只有一人来报警

凌晨3时报警器响 4点过还在响

“滴滴!滴滴……”17日凌晨4时许,成华区双林巷1号院,一阵刺耳的报警声,突然打破门卫陈女士的美梦。依稀辨识出是轿车的报警器声响后,有人偷车的念头立马窜入脑海。她走到院落中查看,住户们的汽车一切正常。

隔着院落铁门,陈女士找到了报警声来源———院落外的巷子中,一辆停在路边的奇瑞轿车正闪着车灯,尖叫个不停,但车身周围并无异常。折腾了半天,陈女士又返屋继续睡觉,但尖锐的报警声让她根本无法入睡。

住在双林巷1号附5号3楼的罗先生也被报警声吵醒,在床上辗转反侧一个多小时后,气冲冲跑下楼,发现是外人停在路边的小车,无人认识车主,又无奈地回了屋。附7号院内一名也被吵醒了的住户说:“凌晨三点过响的,四点过还在响。”

凌晨5时50许,成都商报记者赶到双林巷,刚到巷口,巷内就传来持续不断的“滴滴滴”报警声,非常刺耳。发出噪音的是一辆牌照为“川AFF275”的白色奇瑞轿车,但车窗完整,车内外均无异常,可报警声就是响个不停。

巷子两旁是一片密集的居民楼,一些住户家的窗户离轿车直线距离不过数米。前日一天,成都商报记者曾走访住户,至少有10名受访者证实,大约从凌晨3时许就听到了报警声。

车主住附近 却没听见报警声

前日凌晨5点过,两名成华110巡警赶到现场。原来,他们是接到了其中一名住户陈先生的报警。两位巡警了解情况后,初步分析是汽车的报警器出了故障。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受影响的居民较多,但记者从成华警方证实,当时报警的只有陈先生一人。据陈先生介绍,他家住双林巷2号院二楼,奇瑞车正好位于他家卧室窗户正下方,他之所以报警的原因是“担心家里的孩子睡不好”。

成华区公安分局巡警大队有关负责人说,这类噪音扰民的报警电话,归于求助类报警。类似于这种报警器扰民,应为无意扰民。按照流程,执勤民警可以通过车牌号寻找车主,找到车主取消报警。

该停车位属于免费公共停车位,夜间无人看守。两位巡警查询车辆登记信息,准备寻找车主消除报警声。据资料显示,该奇瑞车主名叫刘某某,但车主没有登记联系电话。蹊跷的是,报警器继续乱叫了一阵后,在6时许突然安静下来。

直到早晨7时45分,一名中年男子匆匆赶来,准备驾车离去。当得知此前的意外时,这名男子满脸惊讶,他说自己就住在旁边的金城小区,由于房屋朝向问题,晚上没有听到任何声响。他打算立即将车送检,看究竟出了什么故障。

昨日下午,记者拨通当事奇瑞车主刘先生的电话,他在电话里表示,自己确实是车主,但当天车却借给了一位朋友在开,他已听说了当晚的“意外”,但“噪音”肯定不是他们有意为之,而是机器出了故障或者老鼠作祟。

刘先生说,报警器是买车时就有的,不是自行加装。发生“噪音”后,他已经让朋友尽快去检修,只是目前他还不清楚具体故障。刘先生一直在电话里强调,此事并非人为,因此他不会向此前投诉该车噪音扰民的邻居道歉。

被吵醒的其他人

为何没有报警?

报警器长鸣不已,受到噪音影响的不是一户两户居民。但是成都商报记者从成华警方查询得知,当晚报警求助的仅有陈先生一人。

为什么面对公共权益受损,只有一个人站出来,维护了自己的也是大家共同的权益?

昨日一天,成都商报记者走访了双林巷两边的小区、商铺,涉及30多户居民群众和商家,试图调查报警器扰民下众人的反应。其中,包括陈先生在内的至少10名受访者,称曾受到报警器的噪音困扰,很多人在当晚长达一两个小时睡不着。为何没报警求助?住户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一声报警,折射出众生心态。

心态一

很想管一管,但不知向谁反映

奇瑞车一直停在双林巷口德阳银行外的公共停车位上,当晚值班的保安蒋先生称,银行门口本来安有报警器,因此自己对报警器特别敏感。凌晨2点过他被第一次吵醒后,反复查看了银行的报警器,一直折腾到凌晨4点过,才发现噪音源头来自于门外的奇瑞车,他此后一直到早晨7点都没睡着。蒋先生说,他是当晚噪音的受害者,自己也很想管一管,但是不知道找谁。

同样不知道如何处理的还有双林巷1号附9号停车场的门卫邓师傅。邓师傅才来上班一个多月,以前没遇到过这种事,当时也很想投诉,但不知道向谁反映,甚至不知道该不该打110求助。

心态二

肯定会有人去管的

双林巷5号院的门卫郭大爷说,他当时和老伴都被吵醒了,以为是自家院落的车遇到了麻烦,结果起来一看发现隔得很远,又关门去睡了,“这种事对我们影响不大,但隔得近的就说不准了,肯定有人会去管的。”

心态三

管辖范围外,管不着也懒得管

邓师傅所在院子的二楼有一家旅社,老板廖先生的卧室正对巷子,“当时吵得我简直睡不着。”他抱怨说,当时自己趴在窗台上看了看,发现噪音来自楼下一辆小车后,又把窗帘拉上,继续倒头睡,“车子是别人的,又停在马路上,这种事我管不着,也懒得管。”他说一个多小时后自己才睡着。

“我们只管院内的车。”双林巷1号附7号院门卫黎婆婆说,她和老伴当天有很长一段时间睡不着,但停放在院子外面的车,不在他们管辖范围,“我们的职责在院内,对外面的车子不会去管。”

心态四

110也要休息,不想打搅民警

在陈先生居住小区的3单元,成都商报记者从7楼开始逐层调查。12户面向双林巷的住户,除两户无人在家外,余下10户有两户居民称听到了前一晚的报警声,并称睡眠受到严重影响。

其中3楼一名住户说,她当时和丈夫一宿没睡好,只好把窗户关严实了。声音倒是小了,可空气又不流通了。“我当时也想过要不要报110,但是想到别人跑过来也麻烦,深更半夜也要休息,不想打搅民警。”这名住户说,如果是白天,她就报警了。

心态五

关窗蒙头,忍一忍就过去了

陈先生所住单元的另一家住户说,她当时也睡不着,噪音影响很大。她考虑的是,既然报警器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那自己就做好防范措施,比如关好窗户,蒙头睡觉,“忍一下就风平浪静了。”这些办法也很奏效,她说瞌睡很重,很快也睡着了。

持同样想法的是双林巷1号附8号商铺的女店主,她说当时丈夫被吵醒后,想的是“忍一下就风平浪静了”,因此既没起床看,也没想到找谁来处理一下。

专家:怕当“出头鸟”,不得不忍气吞声

社会学家胡光伟认为,在这起噪音“意外”中,大部分住户对损害公共权益的噪音选择沉默令人遗憾,他说,人们都知道发现小偷了要报警,为何噪音扰民这种情况就不知道报警呢?市民遭遇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拨打110,让民警前来解决。同时,车主也应具备公德心,保管好自己的车辆。有市民建议,安装报警器应尽量安装质量较好的产品,减少发生故障的几率。同时也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适当调低报警器的灵敏度和分贝,尽量不让报警器“虚惊他人”,干扰他人正常作息权。

胡光伟分析,这种结果的产生,和当今社会钢筋水泥的邻里关系有关。

以往,一个小院里的邻居都比较熟悉,关系和谐,如果哪家制造了噪音干扰他人休息,其他邻居推开窗子就吼上了,噪音随之立马平息。

如今,同住一个屋檐下的邻里间极缺乏走动,以前推开窗吼几句的处理方式没有了,很多人怕当“出头鸟”,而不得不忍气吞声。“因为他不知道对方是谁,会不会比自己更凶。”胡光伟说,长此以往,人们在面对公共权益受损的情况下首先就会权衡选择成本,担心“出头”带来的损害更大,很多人就不再像以往那样爱管事了。胡光伟认为,当今社会成员复杂,恶人频出,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

新闻推荐

一声闷响面包车被掀开了顶

成都商报讯(记者王明平摄影报道)昨日中午12时许,108国道德阳城区华山南路,车辆熙来攘往。突然“砰”的一声闷响,一辆面包车被掀开了顶,车子上面的玻璃向四个方向炸开,该起事故致1死1伤。成都商报记者在...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轿车报警器尖叫一夜,吵醒住户一片,报警维权仅有一人 一夜报警声 拉响公共权益警报)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