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聂潇潇片/本报记者任小杰
在减负的创新措施中,利津第二实验学校的“3+1”作业模式已实行了8年,为学生减轻了课业负担,学校成绩也在全县中小学中名列前茅。
布置作业超标被举报老师将被通报或扣绩效工资
4月11日,市教科院组织召开了“东营市义务教育学段学生自主作业专题研讨会”,会议研究讨论了《关于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推行作业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讨论稿。市教育局局长梁海伟要求学校要切实提高教师的师德师能,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布置作业,让作业充满智慧。据了解,有关作业改革实施意见的文件将在6月底出台。
为了给学生减负,提高学习效率,利津第二实验学校从2006年起,课外作业实行“3+1”模式。即除去语、数、英语外,其他学科实行作业分日期布置,也就是当天有课的其中一门学科可以布置作业,剩下学科一律不准布置任何形式的课外作业。
语、数、英语三门学科的课外作业必须控制在每科半小时以内,小学科不能超过20分钟,学生花费在课外作业上的时间不能超过1.5小时。“这个模式主要针对六至九年级,一二年级没有书面作业,三至五年级只能布置语文、数学作业,作业量要控制在一小时以内。”
利津第二实验学校教务处主任杜老师表示,任课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都要提前交给级部主任审核,只有符合“3+1”作业模式的课外作业才可以布置给学生。
“实行这种作业少了,学校对老师的评审考核却并不少,”杜老师说道,“这就需要老师调整教学方式,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全部在课堂上解决,趁热打铁加快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通过作业减负,学生们课外放松时间多了,课堂上的积极性也都提高了不少。”如果某个老师布置的作业超出规定的时间范围,被学生或其他老师举报,都将受到扣除绩效、通报批评等不同程度的教育行政处罚。
有了作业调控本
年级主任严管作业量
杜老师介绍,为了更好地控制作业总量,学校研究实行了“作业调控本”,各年级的级部主任可以通过此方法整体调控每天学生的作业总量。
杜老师所说的作业调控本,实际上叫做“家校联系册”。内容是一张表格,分为语数英语及其他一门学科的作业内容、花费时间、休息情况,还有“在校表现”的老师评语栏和“在家表现”的家长评语栏。学生完成当天作业,也可以写上自我评价。
记者翻开一本八年级(4)班某同学的家校联系册,上面写得密密麻麻:3月19日的作业内容,语文是做学案后两段、翻译字词和句子,数学是做一张学案、改试卷,英语是改试卷、粘在改错本上,花费的时间分别是25分钟、20分钟和30分钟。在校表现一栏中,老师的评语是“沉下心来,吸取教训,每一次过关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在家表现中,家长说:“孩子独立完成作业,查缺补漏,争取把成绩稳定下来。”而这位学生在最上边的空白处自己写道:“端正态度,适应老师的‘改革\’,应更加积极,小组合作、共同进步。讲题时要声音响亮,口齿伶俐、大方。”
杜老师说:“其实学生都非常在意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评价,这本册子除了可以掌握作业量多少,也有利于家长、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让孩子和家长理解老师的教学思路,也让老师知道学生的自我反思,发现他们的优点。”
“这本小册子对我来说很有用,因为可以记清楚都有哪些作业,不会忘。”三年级的小同说。一位八年级的同学则说:“每天看着时间做作业,就好像比赛,特别好玩,而且我们每天都会知道老师对我们的看法,老师批评到的,自己平时也会注意。”
◥学校联系册上记录着学生、老师和家长的评价。
新闻推荐
在众多人眼中,看电影已成为人们娱乐消遣的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方式,而拍电影却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而完全由身边人自己导演、拍摄的电影更是难上加难。《杀虎》就是这样一部电影,主创人员100多人全部...
东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