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能吃苦,敢啃硬骨头,关键时刻能担起重任,是管委会同事对崔朝学的一致评价。平时,崔朝学负责开发区的文明创建、计划生育等工作。“这些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琐屑,但老崔能够一肩挑,不仅说明他干事能力强,也说明管委会上下对他足够信任。”刘洪广说。
2010年,浩然彩印准备落户阜南经济开发区,看中了园区一个地块。然而,由于地块周边道路绿化等未配套到位,投资方提出了项目签约当天实现配套到位的要求。此时,离签约只剩三天时间。
“我来,绝对提前完成任务。”崔朝学又一次挑起重担。当时正值盛夏季节,崔朝学冒着高温,带领工人在两天内完成了600米长的道路绿化工作,栽下了18万棵绿化植物,这让他黑了一圈,瘦了近10斤。“我们采取的是‘白加黑\’工作法,一天工作20个小时,工人轮班休息,我不休息。”崔朝学说,为了园区发展,吃再多苦也是值得的。
“关键时刻,崔朝学总能挺身而出。”刘洪广说,崔朝学连年获得管委会和阜南县授予的各种荣誉称号,值得管委会全体人员学习。
园区就像是一个人,我就是它的理发师
在很多人看来,崔朝学所承担的工作,是园区最累、最苦、最脏的活。但他却有不同看法,“园区就像是一个人,我就是给它刮胡子、理发的理发师。”
信步走在阜南经济开发区内,道路两旁的红花绿树总是让人心旷神怡。而其中,正凝聚了崔朝学的汗水和付出。
开发区成立伊始,在崔朝学的建议下,开发区成立了负责花木养护和垃圾清扫的花木公司,由崔朝学担任经理。作为园区的“绿化大师”,农学专业出身的他伺候起花草既细心又有耐心。香樟怕水,梅雨季节要勤排涝;红花草怕热,干热时要勤浇水降温……
园区的每一处花木,崔朝学都惦记着。“这些花木必须精心照顾,一个季节不养护就全废了。”夏秋季节草木疯长,崔朝学就带着花木公司的伙伴们一遍遍地修剪;秋冬季节落到地上、绿化带上的枯枝败叶影响美观,崔朝学就每天去清理。
卫生保洁是崔朝学的另一项重要工作。阜南经济开发区100多家企业每天都会产生一定的垃圾,而这些垃圾就由崔朝学和花木公司的同事负责清运。
今年3月份,园区的两辆垃圾车老化,新垃圾车没有到位。崔朝学组织购买了10来辆手推车,每天他就和同事用这些手推车把堆积在企业门口的垃圾清理干净,一天跑五六趟清理、运送垃圾,保证了园区清洁。
安徽美琳电子有限公司在园区落户已经两年多,看到园区良好的环境,企业追加了投资,目前正在扩建二期项目。公司营销经理岳强对记者说:“只要有老崔在,我们周围的环境卫生每天都干干净净的,在这里工作,心情十分愉悦。”
把该做的工作做好,心里才会踏实
早上7点之前到园区,晚上8点之后才能回家,这样“枯燥”的生活,崔朝学已经过了7年多。“这几年来,他没有请过一次假。”开发区党工委组织委员杜秋君告诉记者,园区的工作模式向来是“5加2”、“白加黑”,但像崔朝学那样数年如一日的坚持却没多少人能做到。
晚上8点,记者随同崔朝学来到阜南县老城区一个狭窄的巷子里,眼前是一排低矮的平房,他的家就在其中。走进崔朝学家,没看见什么值钱的家电,家具也非常陈旧。
“近十年,由于工作太忙,家里没有发生过一点改变。”崔朝学说,现在他唯一的女儿在阜阳一中读高二,妻子陪读,家中常年就他一人生活。“以前孩子在阜南读书时,父女二人白天就很少见面。陪女儿的时间太少了,感觉对她亏欠太多。”
为了园区发展,崔朝学还拉上家人来帮忙。崔朝学的弟弟原在江浙一带做电子产品配件,有自己的企业。2010年,在崔朝学的劝说下,崔朝学的弟弟投资3000多万元在开发区成立了蒙恩达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蒙恩达有限公司就上缴了40多万元税收。
由于时间被工作占满,崔朝学没有时间照顾多病的母亲,母亲一直跟弟弟一起生活。2010年,母亲生病,在江苏动手术。由于园区工作正忙,崔朝学只好让妻子前去照顾母亲。但妻子到江苏以后,母亲还是每天打电话过来,“其实我知道,母亲是想让我过去,想我了,我也想她了,但是这边走不掉。”
在同事、朋友眼里,崔朝学憨厚老实、任劳任怨,工作之余也没有什么爱好。但崔朝学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他说:“把该做的工作做好,心里才会踏实。”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任秉文/文 曹炯/摄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