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阜南新闻 > 正文

群众致富引路人

来源:阜阳日报 2013-11-12 21:17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记阜南县许堂乡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张素锋

张素锋(左)与技术员探讨晚秋黄梨套种技术。

本报记者 戴文学 摄

  

本报记者 张凯培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这是阜南县许堂乡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张素锋的工作格言。自从1992年从事农业服务工作,到2001年担任许堂乡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张素锋已经在基层工作了21个年头。工作中,他尽心尽力为群众提供服务,成为乡亲们心中的致富引路人。

在基层开展工作,群众只有见到效益了,才会信你,跟着你学

   “现在俺也成了农业‘百事通\’了,农作物怎么种产量高、病虫害如何处置等,一样一样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但这些俺以前可不懂,都是跟着张站长学来的。”11月7日,在该乡邰庄村,52岁的村民郑慧看着自家田里长势喜人的小麦,乐呵呵地向记者说。

为提高广大群众的科技素质,多年来,张素锋结合实际,在提供农业服务的同时,积极宣传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他不仅自己走到田间地头指导示范,更根据农时,适时邀请市县农业专家深入许堂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有时培训所在的教室人太多,坐不下了,群众还有意见。说明咱的培训实用、大家爱听。”张素锋说,看到群众对农技培训的态度从“不愿听”到“争着听”,继而增强科技种田能力,自己心里很高兴。

“在基层开展工作,群众只有见到效益了,才会信你,跟着你学。”除定期开展培训以外,张素锋每年还组织各村干部、群众代表到种植示范区进行现场观摩3至5次,“以小麦为例,示范区小麦平均亩产可以高出普通农田200斤。农民看到了实在的效益,怎么能不乐于科学种田呢?”

我要对得起这份工作,对得起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

   据统计,许堂乡有耕地5.8万亩,目前经过流转实现规模种植的有2.5万亩,该乡也因此成为阜南县土地流转先进乡镇。“这些成绩和张素锋的努力分不开。”记者在当地采访时,不少镇村干部如是说。去年年底,为了规模种植晚秋黄梨,运河村村民闫国军计划流转土地却遭遇挫折,不少群众对此不理解、不支持。了解这一情况后,张素锋和闫国军一起,逐家逐户走访,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最终成功流转土地500多亩。

“要和群众讲清楚利害关系,帮着算好账,他们就愿意流转土地了。”张素锋说,经他动员后,流出土地的农民现在不仅可以收取固定的租金,还可以给大户打工挣工资,收入比以前高出不少。

由于大力开展土地流转,目前许堂乡除大力发展晚秋黄梨种植以外,还积极引导群众种植大棚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全市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先进个人、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阜南县敬业奉献好人……多年来,张素锋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爱岗敬业,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但他对此却很淡然:“荣誉只代表过去,我会继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农民着想、为农业发展着想,扎扎实实推进农业综合服务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张素锋的心里,农技服务工作虽然苦、虽然累,但可以和群众打交道,为老百姓服务,心里觉得舒心、觉得踏实,“我要对得起这份工作,对得起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

新闻推荐

打工族 城市安家不是梦

本报记者 程榭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群众致富引路人)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