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尚奇走访姜农。
本报记者 马红云/文 本报记者 卢启建 摄
近日,记者到阜南县新村镇采访该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楚尚奇时,听到不少同事、群众都亲切地喊他“楚全面”。究其原因,原来楚尚奇2008年到新村镇工作,几年来陆续在计生、农业、组织、党政等部门工作,2011年被任命为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无论从事哪项工作,他都刻苦钻研、认真负责,因此得名。
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时,他及时宣传新技术、新方法,以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眼下正值生姜上市季节,在郑寨村的一块姜田里,村民朱振芳正和几个群众拔姜,她一边拔姜一边感慨:“真是不服不行,俺镇的‘楚全面\’让俺使用机械种姜技术,这姜长得就是好。使用老法子种姜一亩地最多能收4000斤,你看今年这长势,亩产6000斤也没问题。”
新村镇一带土壤深厚,当地自古就有种姜的传统。但群众长期手工栽姜,栽植浅、产量低。从去年起,楚尚奇开始向姜农们推广机械种姜技术,使用手扶大姜机开沟扶垄,同时注意使用“覆盖消毒、深沟密植、遮阳生长”等高产技术,从目前的收获情况看,全镇生姜产量提高不少。
“楚站长的新技术不但使姜增产,还提高了劳动效率。以前人工种姜很辛苦,种3亩地的姜,七八个人起早摸黑至少也要忙5天。现在利用机械种姜技术,这些活一天就轻轻松松干完了,省下的人力成本和吃喝开销还不少哩!”朱振芳说。
“在引导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时,还得及时向他们宣传科学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以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楚尚奇告诉记者,目前全镇已推广机械种姜1000多亩,姜农们尝到了机械化的甜头,对新农技的认知率和接受率提高很多。
及时把惠农政策、信息向群众宣传,让他们受惠,是基层农业工作者的职责
见到杨湾村种植能手杨辉时,他正在自家蔬菜大棚里忙活。走进大棚一看,只见满棚的延秋辣椒长势喜人。看到楚尚奇来了,杨辉忙热情地上前打招呼:“楚站长,你看俺这辣椒长得咋样?”
“不错,看这长势,不出半个月,又能卖一批了。”楚尚奇答道。
杨辉对楚尚奇的热情,来自信任与感激。之前,楚尚奇按上级农业部门倡导,动员杨辉参加大棚农业保险,杨辉感觉给地上保险没必要,不想参保。楚尚奇便反复做他的思想工作:“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极易遭受损失,国家采取补贴的方式,鼓励大家购买农业保险,旨在降低风险。一旦受灾,将由国家给予补偿。”最终,杨辉接受了楚尚奇的建议,为自己的大棚购买了保险。
说来也巧,去年7月份的一场大风,把杨辉20多亩地的塑料大棚刮倒,塑料薄膜撕裂、作物受损。楚尚奇了解情况后,立即报有关部门申请核灾赔偿。在他的协调下,杨辉拿到近万元的补偿款,挽回了部分经济损失。
“‘楚全面\’就是全面,要不是他向俺宣传大棚保险政策,俺的损失可就大了。”杨辉乐呵呵地说。
楚尚奇告诉记者,及时把各级惠农政策、信息向群众宣传,让他们受惠,是一名基层农业工作者的职责。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心里要装着百姓,把“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作为追求
鑫东村种植大户赵怀彬以前一直在浙江帮人种西瓜,积累了资金和技术后,一直想回乡发展。“家里大部分人都遵循着‘一麦一豆\’的种植传统,土地效益低。我想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种植,带领乡亲们致富。”赵怀彬说,当自己把想法告诉楚尚奇,立即得到肯定与支持。
发展规模种植,首先得有地。为解决土地使用问题,楚尚奇和镇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帮赵怀彬流转土地。“群众有顾虑,怕地给别人种了将来要不回来,我就一遍一遍地宣传政策、做担保,终于流转了700多亩土地。”楚尚奇说。
接着,赵怀彬又在楚尚奇的帮助下,成立晨浩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大棚西瓜种植。被流转了土地的群众不但能按时拿到土地承包款,还到赵怀彬的大棚里打工、挣工资。目前,赵怀彬的事业发展红火,他还计划明年扩大土地流转面积,种植瓜果蔬菜。
新村镇党委书记苗少军告诉记者:“在楚尚奇等人的努力下,目前全镇共流转土地1.8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1%,预计明年底可新增流转面积3500亩。土地被流转后,发展大棚经济和经济作物种植,对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只要心里装着百姓,把‘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作为追求,无论是谁,都能在各自的领域慢慢精通。”楚尚奇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程榭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