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随阜南县水务局主任科员张彪、会龙镇副镇长张巨堂来到会龙镇于庄村,挨家挨户给机井承包户发放工程使用经营权证,正式将机井交付给承包户使用。
该村蔬菜种植户刘侠光去年共种了7亩地的大棚辣椒,收入很可观。当他接过张彪递过来的机井使用经营权证,说起农水建设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时,顿时打开了话匣子:“以前种地用水不方便,只能用自家打的小口井,水少不说,一到旱天连水都抽不上来,农作物浇水不及时,产量也就会下降。现在好了,政府帮俺们修好了沟渠、打好了机井,旱涝不愁,农田水利建设让俺种植蔬菜信心十足,助俺发展增收。”
近年来,阜南县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建设,为农业增收、增效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好处。记者在阜南县采访时看到,虽值隆冬,各乡镇仍然是一派繁忙的水利兴修景象:浅浅的沟河里结了薄薄一层冰,两岸的大型机械发出隆隆的轰鸣声,一台台挖掘机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疏浚作业,河道两岸整齐的堤坝已初现雏形。在田间道路两侧,一眼眼新开掘的机井被统一粉刷成白色……
“近年来,我们通过对水、田、路、渠综合治理,建设了一大批旱涝保收田。”张彪告诉记者,从2011年至今,阜南县已完成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工程总投资72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3400万元、省级财政补助2100万元、县级财政补助900万元、群众自筹800万元。全县完成新打机井347眼、配套老井恢复65眼,管道灌溉面积4000亩;配套各类桥涵872座;疏浚大沟5条、27.4公里,中沟46条、82公里;新建滚水坝5座,维修控制闸7座,一大批农田水利工程的实施并投入使用,使全县实现新增、改善灌溉总面积6.96万亩,新增、改善除涝总面积7.11万亩。
“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不仅对粮食生产起到关键性作用,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张彪说,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对建设工程进行科学规划,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掀起兴修高潮。与此同时,为确保农水工程质量,该县还严格执行相关标准,注重水利兴修的综合效益,体现了水利兴修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务实性,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国情民意,达到了“工程水利、资源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的目标和要求。随着农田水利建设的不断推进,一条条清水绿岸将陆续在阜南大地上出现。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 李芝忠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