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决策,是造福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根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阜阳市把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的重大举措,全面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全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确保住房保障工作各项任务的有效实施。4月28日上午,根据市政府统一安排,市房产局在清河广场设立住房保障政策咨询点,并在市局大楼悬挂“惠民政策系百姓,阳光救助暖万家”的条幅,集中宣传阜阳市住房保障相关政策。市房产局印制宣传资料2000多份,向群众宣传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申请的设定依据、办理流程、申报条件等具体政策内容。市房产局副局长李天龙和住房保障办相关人员在现场热心解答群众关于住房问题的提问,不仅为群众排疑解惑,还消除了部分群众对住房保障相关政策的误解,使得住房保障政策能让广大住房困难的家庭了解并享受到,切实发挥其保障效益,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一、全市2014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任务及分解
2014年阜阳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任务为: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62948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2385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39098套;基本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0416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1082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9596套。截至4月底,全市新开工62948套各类保障性住房的目标任务已分解落实到125个项目,其中:公共租赁住房项目85个,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项目40个;全市基本建成20416套各类保障性住房的目标任务已分解落实到73个项目,其中:公共租赁住房项目57个,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项目16个。
二、全市2014年1-4月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
截至4月底,全市已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11429套,开工率为18.16%,其中:开工公共租赁住房2781套,开工率为11.66%;开工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8648套,开工率为22.12%。全市已基本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194套,完成率为10.75%,其中:基本建成公共租赁住房994套,完成率为9.19%;基本建成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房1200套,完成率为12.51%。
一个目标五个强化两个满意
颍州区作为主城区、中心区和拓展区,建设任务繁重。颍州区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紧盯一个目标,做到五个强化,实现两个满意,坚决做好颍州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
(一)紧盯一个目标。面对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颍州区将把这项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不怕困难,不讲条件,不打折扣,集全区之力,把这件事关民生大计、造福千家万户的好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做到五个强化。1.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一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深入广泛宣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优惠政策和实施办法,取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二是注重选择好的典型,善于总结好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变化和实惠,在全区干群中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围。2.强化领导,形成合力。颍州区将坚持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领导,进一步统一认识,进一步科学谋划,进一步完善措施,进一步强化调度,进一步严格奖惩,全面抓好征地拆迁、土地报批、资金协调等重点环节责任落实。3.强化征迁,加快推进。颍州区将按照“三个一、一个零”的工作计划,有序推进征迁工作。主要是一套班子负责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鼓作气征迁彻底,确保违法建设“零增长”。4.强化保障,壮大实力。强化资金保障,强化土地保障,强化环境保障,强化安置保障。5.强化联动,取得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土地供应、规划审批、施工许可、资金筹集等诸多方面,任何环节都不容耽搁。
(三)实现两个满意。颍州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站在政治、全局、民生的高度,强化责任,砥砺前行,不辱使命,埋头苦干,依法文明稳妥征迁,确保完成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任务,让市委、市政府满意,让辖区人民满意。
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
太和县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积极探索政府投资集中新建、房地产开发小区配建和安置房小区配建、开发(工业)园区集中建设、政府收储闲置住房改造、企业自建、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等多种模式并存的建设方式;通过用地计划单列、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利用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和单位自有土地等方式,解决了建设用地问题;通过构建上级财政专项补助、县财政预算安排、土地出让金提取、建设单位自筹和政策性贷款的资金保障体系,破解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难题;通过对新建项目限期开工、考核问效、约谈问责,实行绿色通道和特事特办制度等措施,大大提高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推进效率。
为落实省政府关于保障性住房“管办分开、市场运作”的要求,太和县2014年4月依法设立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的运营机构,负责保障性住房的资金筹措、房源筹集、租金收取、资产运营和维护管理等。对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房,主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采取“限房价、竞地价”、“定设计、竞房价”和在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建等市场竞争方式,择优选择具备资质的企业代建。
实现住有所居,应保尽保的责任目标
阜南县高度重视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高效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工作,逐步建立了分类补贴、租补分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的住房保障体系,努力实现“住有所居”,“应保尽保”的责任目标,切实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
一、创新机制,健全住房保障制度。阜南县作为市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列为创新保障性住房分配与管理机制试点单位,从2012年以来明确了“并轨运营、全面覆盖,市场定价、分类补贴,先租后补、租补分离”基本原则,打破原来收入,住房面积的限制,按照保障对象的家庭人口结构及收入情况,以适应不同家庭住房支付能力的差异和保障需求,有效提高保障性住房的保障效益和配租入住率。
二、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鼓励多元投资。阜南县保障性住房建设以政府直接投资新建和在普通商品住房、棚户区改造、征迁安置房等项目中配建为主,鼓励工业园区,企事业单位、机构投资者或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建设。对于园区、企事业单位、机构投资建设运营期十年以上的保障性住房给予执行国家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2011年以来,阜南县工业园区企业投资建设公租房1257套,形成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的有效补充。
三、规范开展租赁补贴和配租工作。规范保障性住房补贴受理、审核程序,严格执行民生工程“一线实”工作做法,坚持“三级审核、二榜公示”制度,创新性增加承诺制度和民主评议环节,以此增加工作透明度,有效堵塞补贴发放和分配过程中弄虚作假、欺骗舞弊等漏洞,同时建立廉租住房保障管理“有进有出”的申请、审核、审批和退出机制,实行年度复核,确保廉租住房资源合理配置。
四、强化监督,保障性住房管理进一步规范。成立了全市唯一一家房屋租赁和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对已配租房源,安排专人,实行楼幢负责制,建立入住台账和租金收缴台账,对入住家庭建立入住档案、做到一户一档,实行月了解、季查访、年度复核,及时更新入住信息,对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及时取消其保障资格,退出房源纳入下次配租房源中,同时引入专业物业管理服务,实行动态管理,一户一档,实现了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主动性。
阜阳市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
阜阳市房地产管理局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高楠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