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阜南新闻 > 正文

不离不弃慈母情

来源:阜阳日报 2014-08-26 09:52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阜南县王家坝镇居民王全英独自照顾3个智障子孙的故事

  本报记者 郭晓林 通讯员 张振发

   年轻时,丈夫去世,留下她独自抚养5个孩子;3个儿子里,两个是智障患者,唯一健全的大儿子又生下一个智障肢残的孩子,儿媳要把孩子扔了,被她拦下……此后,她一人为三个智障子孙撑起一片天空。她就是阜南县王家坝镇居民王全英。数十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母爱的伟大。

王全英今年已有80岁。近日,正在厨房里忙碌的王全英见记者到来,热情地招呼大家进屋坐,慈祥的笑容中,很难让人想到她生活中的艰辛。

18岁那年,王全英嫁到阜南县王家坝镇崔集村的崔春堂家,育有三儿两女。五个孩子中,二儿子和三儿子反应有些迟钝,智商低于同龄人。王全英说:“尽管孩子多、日子苦,但一家人在一起,相互有个依靠,日子也能维持。”然而,一家人多年的相互搀扶,还是抵不过病魔的残酷。

王全英40岁那年,丈夫崔春堂因患癌症,不幸离世。那一年,家中最大的孩子才15岁,最小的7岁。孤儿寡母六人的生活可想而知有多艰难。“那时候村里人都劝我改嫁,可改嫁了,孩子咋办?”王全英说,当时她就下定决心,就是要饭,也要亲手把孩子抚养长大。

凭着一股硬劲儿,王全英每天起早摸黑下地干活,任劳任怨忙里忙外。然而,即使这样,生活也不见起色。有段时间,家里揭不开锅了,无奈之下,王全英只好带着孩子到四乡八村讨饭。“小女儿接过人家的饭碗时,哇地一声哭了起来。”王全英回忆起往日的辛酸,止不住地流下眼泪。

王全英说,虽然日子苦,但孩子们也在渐渐长大,多少能为家庭分一些负担。此后,大儿子和两个女儿先后成家,原以为生活可以轻松点,可大儿媳不幸生了一个患有脑瘫的男孩。儿媳妇要把孩子扔掉,硬被王全英拦下。“你不让扔,那你养。”儿媳妇扔下一句话,也扔下了脑瘫的儿子。后来,大儿子带着儿媳和另外两个健全的孩子到外地生活,多年未回。

孙子交给王全英抚养时,王全英已年过半百,但她带着两个智障的儿子和患有脑瘫的孙子一起生活,没有一句怨言。20多年来,由于儿子和孙子生活基本都不能自理,给孩子们洗衣、做饭、喂饭、洗澡,全都由王全英一人承担。小女儿和女婿多次让王全英去他们家同住,但每次都被她拒绝。王全英说:“我要走了,这几个孩子还不得饿死。”孙子崔超(化名)在一旁听着,双眼噙满泪水。王全英说:“他尽管脑瘫,但啥都知道,都懂。”

王全英说,这么多年,能坚持下来,离不开政府的帮助,“镇里一直帮着俺们家,住的两间新房都是镇政府出钱盖的。”

尽管日子过得艰难,但王全英却有一副热心肠。2008年汶川地震时,王全英捐出100元钱。她说:“政府经常帮助我,国家有难了,我也得出份力。”

王全英的事迹受到了全镇人的称赞。2012年,在感动王家坝之系列好人评选中,王全英被评为“好母亲”。“现在,天天想着以后我不在了,他们仨吃啥喝啥,没人照顾了咋生活?”王全英无奈地说:“能坚持到啥时是啥时吧,只要我活着,就不能让他们几个受罪。”

新闻推荐

月日在外创业致富的阜南县焦陂镇王楼村村民夏保东将价

9月6日,在外创业致富的阜南县焦陂镇王楼村村民夏保东,将价值2万元的月饼、食用油和暖被等物品送到家乡敬老院孤寡老人手中,奉献一片爱心。 &...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不离不弃慈母情)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