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日益临近,阜阳市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随着务工人员腰包渐鼓和交通环境越发便捷,许多人选择驾驶私家车返乡过年。2月15日,记者兵分三路,分赴高速路口、乡村和车管所,了解外出务工人员驾车返乡过年、购新车办理手续等情况。
上午10时许,记者在阜阳南高速出口看到,一辆辆悬挂着“苏 A” 、“粤 B” 、“浙 C” 等外地牌号的私家车接连驶下高速,其中不乏宝马、奔驰、奥迪等豪车。驾驶丰田“陆地巡洋舰”的刘六就是其中一位。
“从宁夏银川到阜阳约1300多公里,现在已经开了17个小时了。”刘六是阜南县田集镇赵庄村人,2000年到宁夏做水果生意。他告诉记者,因为春节前后生意忙碌,已经有两年时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今年过年这几天,给多少钱都不挣了,和老乡一起回来看看家里的父母。”刘六说,在外打拼多年挣了点钱,就买了新车,春节回家走亲戚、带父母出门逛逛都方便多了。
刘六说,近几年家乡发展快、变化大,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的政策。此次回家准备好好考察市场,以后在家发展水果种植业。
“从阜阳各高速路口下的外省牌号小汽车,80%以上都是阜阳市务工人员的私家车。从这些汽车的品牌来看,咱阜阳外出务工人员这么多年在外打拼,口袋慢慢都鼓起来了。”市交警支队宣传科的负责人说。阜阳高速公路道口车流量数据统计显示,近期外地返乡车辆明显增多。以2月14日为例,当天零点到23时59分,阜阳西出口车流量达到4736台次,其中外地号牌3391台次;阜阳南出口车流量8916台次,外地号牌3685台次;阜阳东出口车流量7347台次,外地号牌3158台次。
高速路口,返乡人员驾驶的车辆川流不息,不少县区的乡村,同样因为一辆辆外地驶来的私家车平添了几分热闹。
“这车就是今年刚买的,开回家来过年,喜庆!”26岁的颍州区西湖景区街道白行村村民崔洪彬,2010年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到浙江嘉兴自主创业,目前已是嘉兴市南湖区一家快递公司的业务分包商。“虽然创业时间不长,但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攒了点钱。”崔洪彬说,前段时间,他购买了这辆八万多元的新车,并在浙江嘉兴办了牌照,就是为了能回老家陪爷爷奶奶一起过新年。
随着腰包渐鼓,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作出了和崔洪彬一样的选择——把新车当作生活驶上“快车道”的好彩头。
当天15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市开发区的车管所。走进服务大厅,只见新车牌照业务受理窗口前排起了长龙。“平时高峰日办理小车选号业务约四五百个,近期每天大概要办理九百多个,数量增加了一倍。”车管所所长彭杰介绍说,其中很多都是返乡人员。
在等待办理业务的队伍中,24岁的王奋天显得格外兴奋,他是颍东区口孜镇人,在上海务工七年时间,是一名钢筋工,现在妻子女儿也随他在上海生活。
“上个本地牌,无论是春节走亲戚还是节后回上海都方便了。”王奋天告诉记者,以前回家过春节,从火车站下了车后,还要转乘农村公交到口孜镇,再由家人骑摩托车接回家。“虽然路况好,但几次转乘太麻烦,早就计划着买辆车。去年收入还不赖,我今年提前回阜阳,几经挑选,买了一辆北汽 SUV。 ”王奋天说,现在手里资金充裕了,下一步他计划在老家发展养殖业,到时挣了钱,一定会再换个好车。
编后语: 开着豪车返乡、买辆新车过年,这样的农民工越来越多了。
这告诉我们,现在的农民工群体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经过工业化生产的锻炼、市场化经济的洗礼、现代化生活的熏陶,他们早已不是背着行囊挤着火车四处谋生的那群人,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他们不仅腰包更鼓了,生活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他们有知识、有技术,能挣钱、肯消费;他们外出不再仅仅为了糊口,而是怀揣着更远大的理想。
这些年,在他们外出的同时,家乡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家乡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为他们在家乡追逐梦想创造了众多的条件,提供了宽广的平台。我们应该多向他们宣传家乡的变化、家乡的机遇、家乡的政策,争取把他们留下来;应该积极为他们返乡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打造更好的平台、提供更好的服务,让他们在家乡成就梦想,与家乡人民一道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闻推荐
为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春节前夕,阜阳星光珠宝有限公司员工来到阜南县郜台乡,为该乡念群小学送去1万元现金和200套文具。 &nb...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