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阜南新闻 > 正文

城市教师在乡村

来源:阜阳日报 2015-04-08 09:06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记者 李方达 实习生 何青

走进教室,阜南县城关镇中心校支教老师李红丽立刻感觉到自己被“优待”:黑板擦得干干净净,多媒体也打开了,讲台课桌上放着一瓶水,一个男生大喊一声“别讲话了,老师都感冒了”,整个教室立即安静下来。“这是支教的最后一个学期了,孩子们很珍惜每一堂课。”看到孩子们变化这么大,李红丽有些舍不得了。

挤更多时间给孩子

   去年8月份之前,李红丽还是阜阳实验中学的骨干教师。自2014年8月起,李红丽和阜阳市其他7名市直属学校教师奔赴阜南县城关镇中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成为该校老师。

每天早上5点,李红丽准时起床;早饭吃几口,拿起衣服、午饭和教学资料,奔向公交站台;坐公交车到阜南路口,赶在6点钟之前坐上去阜南的城乡公交。因为家里还有4岁的儿子和高龄公婆,李红丽每天都要赶回来,“但又不能耽误了孩子们的时间,只有一天两头跑,每天早上都像打仗一样。”

“看到这里的孩子们,我告诉自己,无论多辛苦,都要给孩子们留足时间。”到阜南县城关镇中学后,李红丽发现班里80%以上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最需要关爱和陪伴”。

刚来不久,李红丽就留意七(4)班一位叫赵乐乐(化名)的学生。“他上课不听课,下课喜欢在班里闹事。见人不讲话,但又经常会拿眼睛偷偷打量人。”于是李红丽先几次在课堂上故意点名让赵乐乐回答一些简单问题,并找他聊天。几次接触后,李红丽发现班里很多孩子像赵乐乐一样,很渴望与人交流、得到关注。于是李红丽便多次对同学们说:“心里有疑问就要大大方方说出来。”

七(4)班、七(5)班很多学生都与李红丽深入聊过。虽然不是班主任,李红丽每天赶在早读课之前到教室,找几个学生谈心;中午几个支教老师一起做饭,他们也会邀请学生和他们一起边吃饭边聊天;午休时,到学生宿舍转转,提醒他们勤换洗衣服,勤洗头,保持卫生……一学期下来,同学们有了很大的变化,见了老师会礼貌问好,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

“无论教学成绩如何,至少咱班学生看上去朝气而精神,这就是骄傲!”新学期一开学,李红丽就着手准备上公开课,赵乐乐也成为课堂上的活跃分子。

授之以渔 培养学生学习好习惯

   本周,七(4)班和七(5)班的同学们有个作业:写我眼里的春天。上周末结束前,李红丽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作文题,“好好到田野里跑跑,回来写信告诉我,你家旁边有哪些好看的花、有趣的植物、刚飞起来的昆虫或者新生长的小动物。”在此之前,李红丽先给学生们描述了阜城的春天:满城的绿色自行车、小型的游乐场、生态园里姹紫嫣红……“来这里支教必须改变原来的教学习惯,得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东西入手。”李红丽说,“教语文不仅仅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学会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之前我以为春季踏青、郊游都是大城市的、书本里的遥远幻影,看到屋后明媚的油菜花,才发现美好的春天就在身边。”七(五)班张倩倩的作文被李红丽挑出来重点表扬了。“这孩子进步很大。”李红丽还记得第一次上课时,张倩倩怯生生地说自己不会做仿句题。“就是脑子里没有积累好的词汇和语句,才觉得为难。”李红丽后来发现,很多学生没有积累知识的意识。李红丽便在黑板上开辟出一小块,每次上课前让同学在上面写一个词语、一句美文或者诗词,并经常把自己阅读到的好文章复印出来分享给他们。经过一学期积累,张倩倩不仅能自己写出优美的作文,还对文学与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红丽说:“支教生活很快就会结束,但只要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我这一年就算来值了!”

新闻推荐

以文育人 润物无声

阜南地税局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扫描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城市教师在乡村)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