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阜南新闻 > 正文

不用电不用油一年编出一栋楼一亩柳几亩田抓住柳编赚大

来源:阜阳日报 2015-08-10 08:39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记者 宋玉洁 通讯员 玉婷

“不用电、不用油,一年编出一栋楼”、“一亩柳几亩田,抓住柳编赚大钱”。在阜南县,柳编早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今年以来,面对变幻莫测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阜南柳编企业积极转型升级,通过加大投入研发新产品、借力电子商务开拓新市场等途径,实现了较好发展。

研发新品 提高竞争力

近日,记者来到阜南柳编龙头企业安徽华宇工艺品集团有限公司,只见展厅内的产品琳琅满目,除了样式各异的筐、篮、斗、升、簸箕,还有小巧别致的摆件、古朴厚重的屏风、憨态可掬的动物,以及餐桌、茶具、摇椅、吊篮……

“近年来,市场消费理念不断发生着改变,以筐、篮为代表的传统柳编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欧美地区消费者的需求,造型新颖个性的创意柳编工艺品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华宇集团董事长王文忠介绍说,面对国内外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他们不定期派人到国外考察市场需求,根据消费动向及时调整产品,“目前,公司生产的产品包括柳编类、家居类、家具类,共1万多种。”

为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华宇公司创建了7人研发团队,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不少于150万元。“今年,我们有针对性地推出了灯饰、插花、烛台三大类、100多款新产品。”王文忠认为,新产品的开发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还能进一步巩固企业在市场上的良好形象,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最直观的感受是新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高。例如,一款利用传统编法生产的篮子可以卖到10美元,而一款样式新颖的落地灯则能卖到30美元。”

对此,阜南宏达工艺品厂负责人程阳山同样深有感触。“经过不断创新,我们的编织原料从单纯以柳条为主,向藤条、草绳、铁艺、木片、竹片等多样化原料转变,产品类型也从生活用品向户外家具、高档工艺品、园林装饰拓展。”程阳山表示,产品的多元化,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由单一的“编筐打篓”向柳木家居工艺品转型升级,实现休闲产品高档化、实用产品环保化、工艺产品多样化的差异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阜南柳编深受国际市场欢迎。今年上半年,阜南柳木制品基地实现进出口总额8987万美元,同比增长26%。

借助“互联网 +” 开疆拓土

   产品做得好,更要卖得好。今年以来,在产品销售方面,华宇集团、宏达工艺等一批柳编企业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借力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拓展国内国际市场。

采访当天,记者在华宇集团电子商务部看到,工作人员有的在回复网购者的咨询,有的在检查出货单,有的在整理包装上的二维码,一派紧张忙碌的景象。

“长期以来,阜南柳编产业主要面向国际市场,产品远销北美、西欧等56个国家和地区。但是,近两年,传统销售模式受到了互联网的巨大冲击。”王文忠说,2012年底,他们开始筹备电子商务业务,2013年公司在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店铺正式上线,2014年天猫“千年竹旗舰店”开始运营。同时,企业官网、亚马逊网店等网络销售平台多方发力。

据华宇集团电子商务部经理沈鹏飞介绍,以前,公司产品的宣传销售主要利用展会、电话、短信、邮件等途径。如今,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客户了解产品更加便利、清晰,付款方式更加规范化、多样化,产品的宣传推介覆盖面也更加广阔。”

“我们在亚马逊开设的网店,直接面向海外消费者开展零售业务。相对于大宗订单,零售利润可提高20%。”王文忠告诉记者,目前,网上交易数量占到总交易量的60%,“今年以来,我们的网上销售额已达到2000万美元,预计到年底这一数字将达到4000万美元。”

新闻推荐

眼下仍是西瓜大量上市的时节但阜南县新村镇赵庄村种植

本报记者任秉文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不用电不用油一年编出一栋楼一亩柳几亩田抓住柳编赚大)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