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牛真子)近年来,阜南县紧紧围绕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大力开展境内河流整治,以水网建设推进水环境污染治理,逐步改善水生态环境。2012年以来,共完成各类水利工程投资约13亿元。
实施了界南河、陶子河、阜地河、北城河、南城河、西城河、十字河、北坝沟等河段治理工程,城市水环境治理初见成效。打捞河面垃圾杂物、清淤、拓浚,将河流间的路、坝改造成桥、闸,使城区各河道成为流动的水网;利用红旗闸控制界南河水位,补济城区各河道水源,使城区河道水位能保持在30米左右。水位的提高,实现了城区河道互通互联,成为一个完整的水网体系,提高了河流水体的污染承载能力和水体自净能力。经阜南县环境监测站监测,整治后,界南河、西城河、阜地河等河流水质由原来的劣五类变成现在的三类。
先后完成了润河、谷河、大清河、王店孜乡团结大沟等中小河流治理,境内流域面积3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中小河流治理全部完成。2012年以来,共治理河道121.36公里,整治农村河沟279条、沟塘603口,把原来的路、坝改成桥、涵,使原本孤立的沟、塘连成一体。不仅解决了农业用水问题,而且通过对底泥的清理、河道的拓宽、挖深,增加了水面流动性和在空气中曝露的面积,使水中的富营养元素很容易释放进入表层水体,增强了水体自净能力。整治后,原来受农业面源、农村生活源污染富营养化严重的河流、沟塘已达到国家三类水标准,能够满足沿岸农业用水要求。
据悉,按照《中共阜南县委阜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县水网建设的实施意见》计划,“十三五”期间,阜南县还将通过三步走,以挖深沟、扩深塘、打深井、维修闸坝站,坝改桥、桥改闸、闸改站、老站扩容和优化防洪除涝工程体系、优化水资源调配工程体系、优化水生态保护体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为重点,夯实水网基础建设,有效治理各种水环境问题,逐步修复水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促进人水和谐发展。
新闻推荐
市人大代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侧记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